在世博之外,也有一些眼光和身影在关注着这个展会。欧派橱柜推出的“购物游世博”,科宝博洛尼总裁蔡明推出的游记“人文世博观感”,都昭示着橱柜企业对世博商机的无限期待。
借世博提升品牌势能,而非销售
如果说营业额是看得见的金子,那么,国际**度、美誉度、影响力则是无形的收获。两者相较,后者是更多品牌企业希望得到的。对此,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周汉民指出,参与世博是一个整体形象打包展示和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国企业不但可以从中学习他国企业品牌营销、产业升级的经验,还能在广泛的沟通交流中,挖掘出意想不到的新商机。
世博舞台上大牌云集,对家居企业来讲未必不是另外一场升级版的米兰展。智能、低碳和时尚成为世博橱柜产品的三大命题,也代表了世界潮流的发展方向。
方太柏厨北京总经理对橱柜行业的现状非常了解,他对记者指出,目前橱柜行业还没有出现真正的**企业,处于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市场上也是鱼龙混杂,行业急切需要重组、升级,而世博会就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方太柏厨入驻“沪上·生活家”,**根本的用意是提升品牌的价值,走出高端发展之路,而世博会对销售额的影响,则不做重点考虑。
无独有偶,欧琳橱柜总裁徐剑光先生在接受搜房记者专访的时候也表示,欧琳会大力开发已有的“智尚厨房”,让消费者尽快享受到世博的科技价值。但对于世博营销对销售情况的拉动,他认为难以估计,也许不会马上产生销售额上的帮助。科勒大中华区总裁阮家明则表示,参加世博是打造和维持品牌形象的战略部署,只是科勒品牌战略的其中一部分。
可见,参与世博的橱柜企业都是醉翁之意在品牌打造。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厨卫工程委员会秘书长高世彦认为,世博对橱柜企业包括更广阔的家居行业都是一个机会,企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将决定这场世博大战之中,品牌营销的深度和结果。企业在借力世博营销时,一定要端正心态,明确自己参与世博的真正价值在哪儿,这样或许更能透过资金投入与实际效果之间的矛盾,发现自己实际上已经收获,但可能还未意识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