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山寨”,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更行各业的现在,也早已让我们司空见惯。但是长久的山寨也让建材品牌受到损害,建材产品良莠不齐。不久前,有专家披露,中国的建筑寿命平均只有三十年。此言论一出,引起一片哗然。对此我们审视建筑行业的同事,是否也应该审视下我们的建材产品?
据数据统计,建材行业投诉多,居全国各行业投诉第八。在过去的2009年里,装饰材料行业接收到的投诉量下降了9.4%,但仍以15799件投诉“跻身”投诉量前十行业的“黑名单”中。山寨建材一直是家居行业揪心的痛。木板、卫浴、瓷砖、漆料、橱柜,装修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山寨”。虽然消费者在装修选建材时会处处留心,但很难避免中招,不少消费者直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以次充好,仿造名牌”是山寨的主要表现。越是大品牌越容易被“山寨”,业内人士分析,理由很简单,小品牌在成立之初无名也无钱,花**少的钱营造**强大的市场效应成为它们寻求突破的目标。傍上宣传力度较大,**度高的企业名无疑是一个捷径。从生存环境来说,“山寨名牌”出现身影较多的是二三级城市或大城市的中低端卖场。显然,它们瞄准的都是求低价、购买经验不足、信息流通不充分的消费群。山寨产品损害了消费者与名牌企业利益的同事,也让建材市场更加混乱。
“山寨”产品,是市场环境下的畸形产物,正因为有市场才会有存在。然而却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让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消费习惯改变,山寨产品将会被淘汰。对于企业只求短期赚钱的‘山寨名牌’行为不利于品牌长远的发展。名牌企业处境窘迫,行业规范亟待加强。
建材行业所面临的无奈问题中,莫过于行业“潜规则”。
建材行业产品种类繁多,每种产品都出一种规范的可能性比较小。即使出了行业准则,也总有人爱打“擦边球”。钢铁、石材、橱柜、陶瓷都存在不同形式的“潜规则”。
节日促销成噱头明码虚价成行业普遍现象
家装市场的火爆,也让建材产品热卖起来。但是消费者在挑选家居建材产品时,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价格上,甚至没有精力来关注产品。却很容易掉进商家“明码标价”的陷阱。笔者了解到,比较正规的大型家居卖场、品牌专卖店基本上都做到了明码标价,然而标价却与实际销售价相差甚远。
在家居建材卖场中,我们经常碰到节日促销。其实,一个水**平常的标价是几百元,赶上节日促销不过上百元,但是,其实一般水**的造价也不过几元钱。为何建材商品有这样的高的价差?用某些商家的说法就是,“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大家都是如此来买。”显然这就是行业的潜规则。**终受益的是企业,而消费者仍然拿不到实惠。
家装公司吃回扣成行业潜规则
据市场调查,家装行业回扣比例高者达60%,行业普遍的潜规则是40%左右。试想一下,消费者要买到一片200元左右的瓷砖,家装公司暗中截流的回扣就达80元左右,甚至超过100元,远远超过商家或厂家卖出一片瓷砖的利润。笔者了解到,越是家装公司或设计师活跃的市场、越是高档的产品,潜规则就越多,吃回扣的水就越深;而越是高端的品牌或产品,就越高不开家装渠道,这也是一些一线品牌和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打“环保”名义橱柜产品多不达标
低碳环保成为如今橱柜产品销售的卖点,国家有关规定了家具产品甲醛指数,但是对于不同的板材规定又不尽相同。因为家具行业管理混乱,标准不一,所以尽管消费者购置家具时选择的是环保产品,实际上买到的也未必是真正环保的东西。
在众多的建材企业中,能够脱颖而出的也不过是一些大企业。这些企业产品质量好,得到了消费者的信赖,但是价格不便宜。中小企业想要吸引消费者,总要用些“手段”,行业潜规则也便不可避免。然而潜规则终于被识破的一天,而企业自身却不能在产品上下功夫,终究会被市场淘汰。消费者呢?在选购建材产品时也要擦亮眼睛,别一不小心就被“潜”了。
尴尬
建材行业存在很多尴尬,比如国家新政策不能及时出台,复合地板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增长趋势飞涨的原因。导致标准不确定,建材企业行动受阻。只闻其声,却不能真正的文件出台。让建材企业对于这样的行为也很无奈,只能继续等待政策出台的同事,终于增强自身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