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盘点石材应用之** **展现中国石文化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10-07-05 10:22:00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石材案例每一种石材选取都决定着建筑的整体风格。每一处设计都体现着建筑师的智慧,每一种不经意的组合都让我们着实惊叹。

  怒江峡——**珍贵的大理石江峡

  沿怒江峡谷行进,如果没有当地人的着意指点,外人绝不会想到,怒江两侧不少裸露的高入蓝天的山岩,竟是宝贵的大理石构成。当地人称,怒江大峡谷实际是条大理石峡谷。

  怒江大峡谷富含大理石,一些文献对此早有记载。美国学者约瑟夫洛克在他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一书中就写道:怒江“峡谷的大理石壁几乎全是白色的,这些石壁都有数百英尺高,在江岸陡峭地矗立着,有些地方如悬挂着一般”。

  怒江大峡谷不仅大理石蕴藏量大,而且相录部发属于大理石上品,如汉白玉、羊脂玉等。一些矿点生产出的这些大理石,看上去洁白如雪,光泽柔润,格外素雅,在国内外市场上颇有竞争力。

  亚洲**大的奇石

  亚洲**大的奇石馆位地北京市西城区德外滨河路边,是在原来北滨河公园基础上投资5000余万元改建成的。公园突出了苏州园林风格,奇石馆占地3万平方米。

  奇石馆之所以“奇”,就在于馆内藏有全国各类珍稀观赏石数千块,小到手握,大到数吨,它们浑然天成,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独具风韵,堪称石中精品。如产于河北秦皇岛的五彩奇石——青龙玉、云南的大理石天然画、我国东部远古年代早期的迭层石、太行山东麓波纹砂板岩等各种色彩斑斓的五彩石。

  上海世博中国馆石材绝艺“三錾斧”

  中国馆融入了民间绝艺“三錾斧 ”这一传统技术。76级台阶非常简洁,却蕴藏着我国的传统智慧。中国馆台阶几乎都用“华夏灰”的花岗石 制成,呈现出黑白相间的效果。为了使石材 的表面呈现细密的质感,这些台阶全部使用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錾斧”。所谓“三錾斧”,是一种曾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的极其古老的纯手工石材 表面处理方式,现在几乎要失传了。因其人工剁斧的时候,需要初錾、细錾、终錾三个工序,故取名“三錾斧”。此次加工中国馆台阶的石匠,是苦寻8个月后才找到的。这种由手工剁斧制造出来的纹理,甚至比国外**机器加工出来的纹理更均匀和细致。可是,这种纯手工的方法平均每1厘米的宽度就要錾上7刀之多,仅中国馆的大台阶就需要5400多万刀。

  综上所述,石材及其制品在各方面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可以说中国的“石文化”发展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国历史不断的发展,纪录着一个个的重要时代变迁,书写着中国的历史与未来。中国实际上也是一名符其实的“石文化”之国。石材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早的建筑材料。石材以其天然之美,装饰着人们的室内外环境,在古今中外建筑史上谱写了石材的雄伟篇章与绚丽佳作,形成了独特的石文化,成为世界绚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