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从青涩学生到“商界能人”
“年轻有为”曾经是贴在王强身上的重要标签。仅仅30岁出头的他能让公司揽下巨额幕墙工程。他究竟如何做到这一点?
10年之前,王强从南京一所**高校本科毕业。刚踏上社会时,老实本分的他工作并不理想。为了改变命运,家人东拼西凑了5万元,供他到上海一所高校去念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的王强在上海漂泊大半年,仍然没有找到像样的工作。直到2005年,他应聘进入浙江某建设集团,被分配到新组建的江苏办事处。
幕墙工程对王强来说是个陌生的行业,他凭着自己过人的能力很快熟悉了这份工作,并担任江苏办总经理沈如亮的助手。
可是王强很快就发现,对公司来说**重要的是能够中标。而他们跟踪了很多项目,经过精心准备去投标,却极少能中标。
糟糕的业绩使得总部对江苏办很不满意。“再不出成绩,江苏办就要撤销,由其他人来干!”这样的**后通牒让沈如亮和王强寝食难安。
王强很聪明,他知道工程招标是一块“肥肉”,而招标过程中参与的有招标方、招标办、评委和竞争对手,环节虽然多,但可钻的空子也不少,要想提高成功率,就要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刚开始,王强还有些羞涩,可几次贿赂成功后,他感到金钱便是拉拢关系的**佳法宝。很快他便开始在招投标中频频挥舞金钱大棒,接下的工程越来越多。一年之后,公司要求江苏办:低于1500万元的工程不要接。
2006年底,公司更名为广东金刚公司,沈如亮被调往上海办事处,能力深受赏识的王强担任公司江苏办总经理。30岁不到便完成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王强越发得意。此时的他已从淳朴善良的小伙子,摇身变成深谙人际关系、崇拜金钱魔力的“商界能人”。
与此同时,由于江苏的业务越来越红火,公司将接工程的门槛抬高到了3000万元。2008年,南京一家研究所幕墙工程开始招标,这块“大蛋糕”引起了王强的注意,一起大案由此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