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五金行业未来 技术和产品质量是根本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10-06-08 12:22:19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今年五金行业出口订单量的“报复性”增长令企业不喜反忧,“用工荒”不仅考验着企业的经营策略,也令全行业不得不进一步深入思考更深层次结构调整的方面;既然依赖廉价劳动力获取利益的时代已经结束.

   即便如此,春节之后流向珠三角、长三角和山东半岛三大五金制品制造基地的工人还是越来越少,而随着内陆二三线城市建设、生活水平、工资结构的提高,整个制造业对打工者吸引力都在不断降低。一场五金制品行业内部结构的深化调整已经不可避免。不少企业想到了一个相对简单直接的办法:产业转移、企业搬迁。然而目前五金行业相对集中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以及山东省部分城市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近30年时间发展,产业链条已十分完善,一些特色产业区域及特色产品,如温州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剃须刀,余姚、慈溪的塑料打火机,福建的拉链,勒流的滑轨铰链等等,在全球市场都享有很高**度。这些经过几十年积累才形成的产业区域优势,一旦贸然转移也要承担相当风险。

    业内专家向笔者分析说,**现有产业集群在交通、运输,特别是出口方面的天然优势,一旦转移内地将全部丧失。其次产业集群内部从原材料、加工、设备、包装等方面有完整的配套体系,“现在一些大规模、高标准的**企业开始集中力量做大品牌、营销,把生产环节交给产业链上有能力的合作伙伴,也就是那些质量和产能都有保障的同行来为自己做OEM,内地要建设或复制如此完整的配套链条,目前还比较困难”。再者,各产业集群所在地,都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的经济实力都比较强,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和政策支持比内陆地区要大,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这样的‘大风大浪’,政府减免税费、甚至提供资金周转这样的支持非常关键”。这位专家还表示,“而且如果只是冲着降低人工而转移,随着内地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工人的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也会逐年提高,如果搬迁后用不到几年,就与沿海地区接近了,完全是得不偿失。”

    装备技术升级,省人力更要提质量

    既然被动的产业转移“此路不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装备技术,通过加快生产自动化来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就成为行业的不二选择。上述企业负责人就告诉笔者,“对于我们这样一家有数千员工的企业,每人月工资和福利开支增加100元,每年的成本就是数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投入,不如将如此高额的开支投入到技术与设备提升上,只要一次性投入,获得的收益将源源不断。”

    今年年初,行业掌门人张东立就提出,五金行业要化用工荒的压力为动力,加快完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升级。他分析说,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依靠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劳动效率是中国企业的2~3倍,因此尽管他们的人工费用高得多,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依然有竞争力。业内企业也纷纷表示,行业发展至今,再依靠以往低价劳动力、粗放式扩大生产获取利润的做法已经一去不复返,行业要向集约化、技术化、自动化方向前进。

    张东立还告诉笔者,产业的技术升级不仅要立足于“以机器替代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应当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来增加利润,进而增强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就以淋浴房产业为例,这个产业是近年来建筑五金领域通过对水**、花洒及相关电气设备进行集成创新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我到欧洲去考察了一下,一套德国生产的**蒸汽淋浴房设备,售价折合成人民币要20万元,是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他接着表示说,“形成如此巨大的差距,我们的企业不仅仅是输在品牌和营销上,尽管品牌和营销这些产生高附加值的渠道掌握在外国经销商手中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我认为**关键的还是在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上,国外的设备用3年不出任何问题,我们的产品可能半年就要维修了。当然我们自已纵向地比,这些年来质量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张东立**后表示,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将充分发挥在行业标准制定与认证以及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优势推动全行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1 2

推荐阅读

更多>>

五金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