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策略”实现量变到质变
定位决定地位,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在国内,我们只接5000万元以上的单,在国外,我们只接1亿元以上的单,江河要做的是大标,是世界标志性工程”,正是由于这样的“立足高端,服务高端”的战略定位,江河的发展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当有的公司开始“跑马圈地”时,江河坚持“聚焦策略”,国内立足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活跃区。江河没有在全国设立生产基地,而是将兵力都集中在一个点上,三大经济圈中的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七省市是我国经济**活跃的体现点,占领这些经济发达区域的市场,同时也意味着占领了国内主要的市场。集中火力攻破一个区域,江河在北京正是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在中央电视台、金融街、首都机场、中石油大厦、国贸三期等项目上“大获全胜”。
在国外,江河则锁定以中东、泛东南亚为核心的经济热点地区,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项目突破。2007年“五一”前后,江河做出了放弃越南、俄罗斯市场,精简欧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决定,金融风暴后,澳大利亚的货币贬值40%,英国的英镑贬值了35%以上,越南市场几近崩溃,加拿大、欧洲欧元货币都贬值了20%以上……在如此残酷的现实面前,当投资这些区域的其他同行企业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甚至被迫停工时,江河进行调整,将大量兵力都集中在一个点上,有效避免了因经济危机引发的海外市场的经营风险。
也正是坚持“专业专注”的发展战略,10年来,江河只专注于幕墙领域,不搞多元经营,使优势资源得以集中有效使用,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做大做强,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在危机面前的迅速调整。同时,坚持“立足高端,服务高端”的市场定位,江河中标的项目均为国内外**工程,且大都为政府投资或公建类项目,资金好、利润高、回款顺畅。
设计人才成就黄埔军校
在业内有一种说法:江河是培养设计师的摇篮。而刘载望的成绩也在于打造了一支可以匹敌任何竞争对手的优秀团队。21岁投身商海,25岁正式起步,27岁正式创业,刘载望认识到,幕墙设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设计人才。江河幕墙的设计团队多达1500人,这个数字对于其他专业设计团队来说,都是惊人的。
刘载望组织江河连续5年实行大规模校园招聘,解决了数千名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就业问题。2006年,国家人事部特批江河为“全国首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成为国内幕墙行业惟一一家入选单位。2008年,江河招收了1200名设计专业毕业生,2009年,又招收了510名设计院校毕业生。同时,为了与国际接轨,江河还广泛吸纳国内外**专业技术人才,江河的设计团队中有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的国际化人才。江河还邀请国际**建筑设计师和幕墙设计师担当企业顾问,目前,公司已有外籍设计师30多名。
技术与创意助推产业升级
2008年5月,江河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策,就是积极通过私募方式进行了两次融资。私募融资,不仅进一步壮大了江河的资本规模,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实力,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地夯实了企业的现金流。
2008年,江河幕墙中标了“华北**高楼”天津津塔、“上海新地标”中国平安大厦、“中国**新地标建筑”广州太古汇广场,以及迄今为止“全球惟一一栋旋转设计的住宅楼”迪拜无限塔、“迪拜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迪拜世贸中心、“阿联酋中央银行总部”阿布扎比金融中心、新加坡金莎综合娱乐城等国际**工程。完成销售合同额80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近40%。
幕墙行业的发展是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以及经济市场的健康息息相关的,当经济危机下许多房地产商资金链断裂时,那些依附于他人、靠给别人打工生存的幕墙企业陆续被淘汰,而一贯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江河占尽了先机,在中国幕墙企业的洗牌中迅速完成了升级。
2009年初,江河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中标几个地标工程——“世界面积**大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文化新地标、世博会的主会场”上海世博演艺中心,“NBA亚洲大本营”广州体育文化演艺中心;**近,又连续中标了广州火车站、广州烟草、重庆江北机场等区域重点项目;日前,又在阿布扎比连续中了三个标,截至目前累计中标额已达15亿元人民币。
江河的成功,不单是一个幕墙公司8年发展壮大的奋斗史,更在于其赋予工业产品以全新的文化,将技术与创意结合,把幕墙提升到建筑外围设计的高度,让传统建筑告别了“傻大黑粗”的时代。这是技术+艺术,是科学+美学,也是文化创意理念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