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三台”园艺
浙江开发家庭园艺资材的厂家还很少
农博会开幕的**天,记者碰到了周大伯,他一口气买了三个小小的风信子盆栽。他告诉记者:“我每年都会买几盆小盆栽,放在家里的阳台上,快过年的时候就开花了,一串串很好看。”
阳台、窗台、露台,去年金融危机来袭时,园林苗木专家们发掘出了“三台”园艺。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站长、浙江省花卉协会秘书长骆文坚对全省的苗木产业发展态势了如指掌。浙江作为苗木产业大省,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存在着种植规模过大、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产业面临转型升级。
骆文坚的办公室窗台上摆着一棵仙人掌,茶几上搁着一盆凤梨花。他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家庭园艺未来的市场很大。”
骆文坚估算,浙江每年的苗木花卉消费在8亿元左右,其中家庭园艺消费仅占到10%左右。“杭州有多少户人家?如果每家每户都买一点花草,市场有多大?而且花养得不好了又会买新的,花泥用完了又要买。”骆文坚觉得,家庭这架马车拉动消费的能量很大。
同样,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副院长包志毅教授说:“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居住环境的重视,家庭园艺产品为主的家庭市场会逐步发展起来。有花园的家庭会在自己的花园里种植各种苗木,没有花园的家庭可以在阳台、露台上种植、摆放盆栽。精细化、小型化、高品质的家庭园艺观赏植物应该被广大育苗户所关注。”
发展家庭园艺就要合适在“三台”上种植,骆文坚指出:“发展‘三台’园艺,技术或者品种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园艺资材,要有适合在城市阳台上放置的花架和容器,不会影响到晾晒衣服,还要有肥料和浇灌系统。”据介绍,浙江目前专门从事家庭园艺资材和相关配套设施的企业寥寥,销售花土、花肥、花药等家庭园艺资材的专业店铺还比较少。记者在农博会的花卉展区也发现,虽然花卉争奇斗艳,但是不少花卉盆栽的盆器却很简陋,都是普通的塑料盆,让盆栽的美观度打了折扣。
骆文坚认为,今后的苗木发展将趋向于“六个性”,即新颖性、抗逆性、广适性、自主性、功能性和文化性。
“原来我们的品种主要靠引进,技术也主要靠引进或者模仿,下一步就是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要开发适合国情和适合自然条件的新技术来推动这个市场。第二要靠文化拉动市场,像浙江的金钱松象征富贵长寿、桔树有中举之意,都有很好的寓意,花文化和花的知识要大力宣传。另外就是要开发功能性的花卉,比如有香味的、有驱蚊功能的花卉。”骆文坚给花卉苗木企业指引了一个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