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是**大的创造者
张宝贵出生在北京,但是他却没有离开过农村,他的一切都无法与农民割断。1987年,他带着自己的妻儿,从曾经插队过的山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北京。那时,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然而,思念多年的故乡,并没有给他多么热情的怀抱。在北京,他既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也没有进京的户口,无论做什么,都是四处碰壁。他陷入了困境。
就在那时,曾任北京建材研究所所长的舅舅建议他,把水泥做成“石花”,用做阳台的装饰。一语点醒梦中人。
凭借着善于用聚苯板做模具的手艺和对做“石花”产品的朦胧想法,张宝贵来到了北京市昌平区(原昌平县)西关外的一个农村,与当地的几名农村妇女建了一个村办小厂。没有资金,张宝贵看到昌平八家山上到处都是废弃的石粉时,兴奋了,废石粉是垃圾,不要钱,但可以拿来再用。后来,在一次一次的实验中,他们发现了把水泥、石渣和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固化之后再做处理可以产生近似石雕的效果,再加上特殊的制模技术,肌理变化会越来越丰富。从此建材界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装饰材――再造石装饰品。石粉和水泥做雕塑这项技术于1992年被国家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权。
如今大剧院落成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吊顶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张宝贵说:“但是这时候有些不懂的人就开始站出来讲了,前几天一位领导在接受中央台的采访时就说音乐厅的吊顶是专家用计算机怎么怎么做出来的。这纯粹是不了解情况瞎说。那吊顶是我们农村妇女捏窝头、锄地的手一个一个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