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订制特殊辊棒(锥形棒),中间大两头小,如准60mm的辊棒两端尺寸准60 mm,中间尺寸准62mm,在烧成带前段,大概900℃的区域以前放置30-80根此类辊棒,具体数量根据实际走砖情况增减,放置方法可以采用每隔两根正常辊棒放置一根锥形棒,也可以每隔5根正确辊棒连续放置5根锥形棒。以保证砖坯在进入烧成区前平行辊棒运行为准。此方法在国内外的窑炉都已采用,特别是在3m内宽的宽体窑上运用普遍,国内外辊棒厂家都有生产此类锥形棒辊棒。笔者曾经在某厂家窑炉上做过如下实验:该窑内宽2.5m,棒距75mm,辊棒是准60mm,平行进2块800×800(mm)的砖,在900℃烧成区前段安装了20根锥形棒(辊棒两端尺寸准60mm,中间尺寸准62mm,国内**品牌),每隔5根正常辊棒放5根锥形棒。
在国外的一些厂家,通常还会采用以下方法减少角下弯缺陷,从急冷带前半区开始,使用SiC辊棒,以解决急冷辊棒变形问题,从而减少角下弯,而SiC辊棒目前只有意大利某**品牌生产比较成熟,但**大尺寸只有?准60mm辊棒。
产生角下弯缺陷原因相当复杂,除了以上几中措施,我们还可以从调节温度曲线和调急冷风,在进行辅助调节烧成带后段升高辊上温度5-10℃,并对等降低辊下温度。
另一方面,在能够确保窑炉断面温差在5℃范围内,尽量少用辐射型烧嘴,以减少局部热冲击产生角下弯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