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世界级名画,由宋代大画家张择端创作,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
如今,画中那屋宇林立、市井喧嚣的繁华场景,竟被一位唐山市民“搬”进了陡河岸边的麻龙湾庄园。 记者在位于唐山市丰润区的麻龙湾庄园,目睹了这组长300米、宽60米的泥塑雕刻群。透过薄雾远远望去,《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两岸的繁华盛景已依稀重现在眼前。车马行人南来北往,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达官显贵流连市井,房屋、漕船鳞次栉比,场面颇为壮观。置身其中,如同游走于那幅精美的画卷,与众多“画中人”摩肩接踵,相映相融。看着眼前怀抱孩子拉着家常的妇人,挑着扁担喜笑颜开的小贩,以及正在追逐戏耍的顽童,让人不禁想要凑上前去,听听他们的谈话,问问那时的物价,看看那时的游戏。
据了解,这组雕塑中的人物身高,按照实际生活中人们身高的三分之二来确定,雕塑中的房屋、漕船的大小,也按照这一比例来推算。泥塑群的组织者、投资人名叫秦仕平,是丰润区小有名气的建筑商,自幼喜爱绘画、泥塑。2007年,他萌生了将《清明上河图》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让这组泥塑群落户陡河岸边的麻龙湾庄园的想法。此后,他便潜心研究画作,四处寻访泥塑高手。从去年年初开始,他带领数十人开始了艰苦的创作。 如何将画中小如豆粒的人物生动逼真地再现出来?如何将画中并不完整的东西**地展示出来?为此秦仕平花费了不少心思。“比如,画中的房子有的只有房顶,有的人物只有侧面或背面,可是,人们在画中看不到的这些部分,我也必须在泥塑中完整地表现出来,这是很费功夫的。”秦仕平说。 据他介绍,从完成画中每一个人与物的构思到成形,需要经过搭建钢筋骨架、堆泥、塑形、修饰、防雨防晒处理等几道工序。而在各式各样的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是**难把握的。“画中的人物男女老幼皆有,衣着形象不同,表情神态各异,传神之处关键在五官,尤其是眼和嘴。其次是手和服饰的质感,比如穿什么样的衣服,走路时会出现什么程度的衣褶;头巾、衣衫被风吹起部分的长短、薄厚都有讲究,一定要尽量贴切,才能给人以真实生动的感觉。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对不满意的作品返工重做的事情,这样即便是速度**快的工人,做一个泥塑人物也要四天左右的时间。” 据了解,目前秦仕平和工人们已完成了《清明上河图》中主体部分的200多个人物,部分车马、船舶、房屋、桥梁、城楼等,整个工程已完成了一半以上,预计到2011年可全部完成,喜爱的朋友可以一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