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杭州:临安建设低碳城市的前列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10-01-12 19:27:14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11元和10735元,同比增长11%和10.9%,并首次荣膺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称号。

       据了解,早在2009年7月召开的临安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就提出要发展低碳经济,这与**近杭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的打造低碳城市一脉相承,未来,临安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将带来全新机遇。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临安市委市政府落实了一系列保稳促调举措,力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去的一年里,临安市着力主攻工业,稳定农业,提升服务业,扩大投资,使省科创基地(科技城)顺利奠基并启动建设,杭氧、杭叉等重大杭资企业竣工投产,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规模工业销售产值预计全年实现373亿元,增长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3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工业性投资50.7亿元,同比增长22%;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25.5亿元和14.04亿元,同比增长13.6%和20.4%。

  通过强化科技引领,培育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12家、上市企业1家,新增授权专利608件,组织实施杭州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300余个。企业新产品产值快速增长,全年预计完成企业级以上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60%。去年,临安锦南新城、钱王文化广场、普达海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天目山综保工程、青山湖综保工程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动建,加快了於潜、昌化两个城市副中心建设步伐,完成杭州市级以上村庄整治83个,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73个,率先在杭州地区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发放工作,**生态市通过考核验收。

  去年,临安市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支出,使人民生活得以持续改善。图书室、建设苑点、广播电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失业登记率始终控制在3.28%以内,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11元和10735元,同比增长11%和10.9%,并首次荣膺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称号。

  记者:这次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郊区经济,推动八城区与五县市集合式、捆绑式发展,临安将如何抢抓机遇,促进与杭州主城区的融合呢?

  邵毅:临安在十二次党代会上就提出要把“融入大都市”作为加快临安发展的主战略。下一步,我觉得关键要在“九个共”上努力实现与大都市功能互补、互利共赢。一是要观念共融,变临安单项融入杭州为双向互动、互利共赢。二是要规划共绘,主动把临安放到杭州都市经济圈中谋划,实现与大杭州的功能整合、布局融合。三是要产业共育,积极承接杭州产业梯度转移,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杭资产业做强做大。四是要交通共联,加快建设临余公路等道路建设,强化杭临公交一体化管理,完善融入大都市的交通路网体系。五是要生态共造,充分发挥临安生态优势,在杭州打造低碳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六是要旅游共进,整合优质旅游资源,推动临安旅游业与大杭州抱团发展。七是要人居共享,积极承接大都市人居转移,发展功能房产、生态房产,打造“工作在杭州、居住在临安”的人居新格局。八是要就业共导,借助杭州的资金和资源对临安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并使其成为杭州大都市劳动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九是要党建新格局共筑,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共同构筑统筹城乡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记者:这次市委全会提出要建设低碳城市,临安作为**生态市,如何在杭州建设低碳城市中发挥更大作用?

  邵毅:临安拥有天目山和清凉峰两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6.5%,林木蓄积量多达830万立方米,具有很强的碳吸纳能力。这次全委提出要把杭州建设成为低碳城市,符合临安发展实际,更为临安发展带来了机遇。下一步,临安将着力抓好四方面工作,力争在杭州建设低碳城市中走到前列。一是突出科技引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青山湖科技城为“总引擎”,以“高端化、低碳型”为要求,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积极招引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现代农业和高端服务业等领域的**型项目,推动绿色照明等块状经济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二是紧扣低碳目标,着力构建生态型宜居宜业城市。全力抓好省科创基地(科技城)、锦南新城“两大新城”和钱王文化广场等“四大城市综合体”建设,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中心城镇发展,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三是依托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突出抓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等工作,加快打造“村美、民富、社兴、人和”的生态家园。四是巩固创建成果,着力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巩固和提升**生态市创建成果,开展省生态文明示范市试点,实施开发区、功能区生态化改造,强化节能减排,继续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减碳,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目前,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排污权交易制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促进人们日常生活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