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绍兴县“三轮驱动” 从“纺织产业”演变到“纺织经济”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9-12-14 12:14:42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无梭化革命”、“染整革命”……依靠不间断的“车间革命”,绍兴县造就了分别占全国总产能8.2%、7.5%、30%的化纤、化纤布和印染布产能,并创造了县域经济奇迹。

    据悉,我国企业应对危机,产业、市场、城市的三方联动,助推了制造、贸易、创意三者的并进,“纺织业回暖了。”昨天上午,手持今年前10个月的统计数据,绍兴县经贸局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一年前,令纺织业界闻之色变的国际金融危机,如今俨然成了**好的“试金石”。在产业回暖背后,一个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这个纺织大县浮出水面,并成为回暖的真正动力。

   “产业仍然是那个产业,内涵却已天翻地覆。”绍兴县政府一位负责人说。

    从“车间革命”过渡到“产业链革命”

   “无梭化革命”、“染整革命”……依靠不间断的“车间革命”,绍兴县造就了分别占全国总产能8.2%、7.5%、30%的化纤、化纤布和印染布产能,并创造了县域经济奇迹。

    持续30年的高增长后,绍兴纺织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关口。国际金融危机成为“导火索”:产能占工业经济比重近70%,外向度高达近80%的纺织业,步履日渐蹒跚。2009年伊始,外贸跌幅更是突破两位数,经济增长曲线也坐了一回过山车。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7年3月,绍兴县明确提出“131”纺织行业**企业创建规划,即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培育一批全省、全国的行业“单打冠军”。之后实施的“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则致力做专一大批纺织配套企业,加快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企业集群。

   “产业链”的做精、做深、做长,为绍兴县6000家纺织企业转型升级打开了技改之外的另一扇“天窗”。

    靠化纤面料起家的天圣控股集团,如今已是中国纺织的一面“旗帜”。企业向前延伸到化纤制造,向后延伸到印染、家纺,并涉足毛纺领域,真正实现了纺与织的“联姻”。

    统计显示,目前绍兴县产业用布比重提升到17%,家纺用布占30%,服装用布比重则从9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53%。

    摊开产业地图,以县城柯桥为核心、方圆30平方公里内,一个囊括PTA、化纤、织造、印染、服装、家纺、经编、纺织机械及纺织软件的产业体系已跃然眼前。

    从“制造产品”挺进到“制造创意”

    钱清镇的“新乐纺织”,原本寂寂无名。

    通过成立产品研发中心,并与意大利米兰国际服装面料设计研究中心展开技术协作,一年研发的衬衫面料超过2000款,赢得了国内外100多家**服装企业的订单,一跃成为全国衬衫面料前五强。

    2007年以来,绍兴县纺织业出现一个新现象,部分低端产业开始向南部山区转移,而创意型人才、高端化品牌开始向县域集聚,突出表现在纺织创意产业的兴起。

   “纺织制造很难赚钱,纺织贸易容易赚钱,纺织创意未来赚钱。”2008年,绍兴县绚彩科技老总林军“自断生路”,带领40多名员工艰苦打拼,实现了从纺织外贸到纺织设计的“转型”。

    2008年底,绍兴县设立创意产业基地,并出台扶持新政:在该县创意产业基地注册并实质性运行的,给予一次性10至20万元的补贴;对创意产业基地内的研发、设计机构与该县纺织企业合作研发并拥有自主品牌的新产品给予奖励。

    目前,以浙江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为依托的纺织面料创意中心,以中国轻纺城家纺服装市场为平台的服装创意中心,已初具规模。“零成本”入驻的创意大厦,吸引了中国服装设计师**高奖项“金顶奖”获得者武学凯、中国十佳设计师金惠等大师的光顾。

   “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完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绍兴县政府负责人说,在拉升产业链、产品链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文化创意等价值链高端迈进。

    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例子是:红绿蓝纺织印染公司**研发成功数码印花产业化技术,并开发了上千个新花型,产品附加值因而大幅提升。“同样品种的布,价格比同行要高出40%到50%。”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

    从“纺织产业”演变到“纺织经济”

    从身上拨根毫毛,吹口气,瞬间变幻千万个小猴子,孙悟空的“把戏”,只存在于神话中。但依托传统纺织业这一根“毫毛”,绍兴县的确演变出了无穷的“纺织经济”。

    2007年2月,绍兴县出台《关于加快中国轻纺城总部经济园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引领和带动纺织业向长三角地区乃至全球拓展的同时,“总部经济”演变出更多的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新兴行业。

    地处柯北的时代广场,是一座高达98米、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总部”,目前已吸引近200家企业入驻,其中20多家是来自加拿大、韩国、印度等地的“国际企业”。金柯桥大道两侧,与时代广场并列的还有万国中心、永利大厦等22座高楼,它们汇聚了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产业、市场、城市的三方联动,助推了制造、贸易、创意三者的并进,合力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形成。2008年,依托一年两届的中国柯桥纺织品博览会,绍兴连续举办了创意产业博览会、农副产品展会、房博会、中国蓝歌会、全国曲艺节等展会,平均每个月有一场大型展会。

    漫步柯桥,人们已经很难分清哪里是市场,哪里是城市。“市场就是城市,城市就是市场。”轻纺城建管委主任周如生说,虽然绍兴县的纺织比重仍然过大,但人们已经很少提及“非纺”这个名词,因为大家逐步认识到,纺织经济也可能变成“非纺经济”,而“非纺经济”反过来也在助推“纺织产业”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推进市场,向先进、科技靠拢。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