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揭秘:国内LED产业存在的五大问题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9-08-05 16:29:58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国内LED产业无论市场规模还是技术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下文就总结出了国内LED产业存在的五大问题。

    据国家道路照明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李铁男介绍,我国“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始于1996年。实现这一计划的重要步骤就是要发展和推广高效、节能照明器具,节约照明用电,减少环境及光污染,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经济舒适、安全可靠、有益环境的照明系统。特别是2003年中国半导体照明工作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政府对于LED在照明领域的发展寄予厚望,LED作为光源进入通用照明市场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

    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推动下,上海、大连、南昌、厦门和深圳等相继形成了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以及北方地区则成为中国LED产业发展的聚集地。

    目前,我国的LED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经历了买器件、买芯片、买外延片之路后,目前已经实现了自主生产外延片和芯片。现阶段,从事该产业的人数达5万多人,研究机构20多家,企业4000多家;其中上游企业50余家,封装企业1000余家,下游应用企业3000余家,并涌现了一批锐意创新、技术过硬的先进企业。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国内LED产业无论市场规模还是技术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在LED外延片、芯片生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国产芯片一般的亮度、发光效率、抗静电能力、抗漏电能力以及品质控制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目前核心芯片特别是大功率LED芯片主要依赖于从美国进口,价格居高不下,单个中小厂商分别采购,讨价还价的能力很小,成本压力很大。

   2、 核心专利缺乏,特别是**关键的白光、大功率LED灯的热平衡问题、持久高效的荧光粉等专利,一直被欧、美、日垄断,压制着我国产业的发展。

   3、国内尚未制订LED照明的标准,只能沿用传统钠灯的检测方法来检测LED灯,但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另外,各地的应用标准也有所差异,导致企业跨地区开拓市场时遇到很大的阻力。

    4、国内LED企业的规模小,大多没有超过100kk/月产能(蓝绿光)。我国上游产业的参与单位(特别是科研院所)都想建立自己产能,但起始阶段产能都不大,整个产业资源分散,没有规模,造成企业只能单个从国外进口价格高昂的芯片、议价能力低的状况,使成本居高不下。

    5、由于LED灯的价格比传统钠灯昂贵,一次性投入较大,使得地方政府不敢大胆投入,导致LED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