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认为中国元素,跟国外合作是噱头,难道您认为国外的设计师就把握不了中国的元素,从而融入到他们的设计中?
谢海涛:我也不这么认为,不管从做钓鱼台芳菲苑的,从他们来把握驾驭中国的元素来看,他们做的也不错,出来之后跟咱们的味道不太一样,起码不是,有一些位置的处理,也有一些不错的,但是这是一个路径之一,但不是**的路子。我说到原创这个话题的话,实际上从现在消费者需求角度,审美的神经,他确确实实需要你拿出差异性的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这是你企业做原创的一个原动力。
作为原创的方法,你不管是说用国外的设计师,还是用中国的设计师,还是国外的设计师和中国的设计师糅合起来用,现在严格分,什么叫中国的设计师,什么叫外国的设计师,这个东西也是地球村,很模糊了。包括咱们的消费者,尤其现在互联网的窗口把大家的视线打开的这么大,你想看世界上的东西都可以,就怕你没时间去看。这个我倒觉得不一定非得从国籍标签上或者怎么样。
记者:那么谢秘书长如何看到中国的门文化呢?
谢海涛:**我表个态,今天参加完这个研讨会之后,我们家下次装修的时候,我一定把门的选择肯定列在**重要的议程,因为今天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在此之前,应该说我觉得门蛮重要的说起来,因为我们家装修也有十年没动了,所以那个时候客观地反思那个时候,我还是幼稚园的那个消费水平,也不认识这么多优秀的成功企业家。要说说,咱们还是大有潜力可挖,大有资源可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