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2年内,飞利浦照明集团将投资10亿欧元,在节能产品领域研发及通过一系列策略性的长期合作和并购来完成在LED照明的布局。
这一计划的背景是飞利浦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前不久发布的飞利浦第三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低于市场预期的“答卷”:销售总额从去年同期的64.7亿欧元下降到63.3亿欧元,如果不是由于出售台积电股份获得3.02亿欧元收入,飞利浦的财报可能更为糟糕。
内忧外患之下,这只“大象”正试图展示其“长袖善舞”的能力,将其大而全的多元化经营集中到“医疗保健、照明、优质生活”三大领域。而在中国,飞利浦将采取更为“聚焦”的策略,将业务重心投向盈利能力更强的办公照明高端市场。
瘦身
对中国消费者而言,飞利浦可谓是业务多元化的大企业的典型代表。但飞利浦正在改变这种形象,近年来飞利浦实施一系列的业务剥离和企业并购,将其业务锁定在盈利能力更强的“医疗保健、照明、优质生活”三大领域。
1920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飞利浦一样在中国大做“减法”,早在2002年,飞利浦就先后出售了通讯、安全及图像业务部和从事保健产品的分公司;2003年上半年,又通过将更多的芯片生产合同交给亚洲厂商并先后关闭了两家芯片工厂,逐渐收缩芯片生产业务;2004年年底,飞利浦将笔记本显示器及部分纯平电视业务出售给冠捷公司;2006年10月,飞利浦将其移动电话业务转让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今年8月份,飞利浦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公司已全部售清手中所持有的台积电股票,提前完成了退出半导体领域的计划。
业力收缩带给飞利浦更强的盈利能力,但其销售额也同步出现了节节下滑,今年**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总体销售额增长至59.65亿欧元,但降低的电视机业务销售额却抵消了医疗保健和照明业务的增长;三季度财报也同比下降2%,受到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
飞利浦首席执行官柯慈雷对此表示,当前的经济形势很不明朗,公司计划采取“一系列降低成本、保证利润的措施”来完成瘦身,包括对公司进行重组以降低管理成本,增加对新兴市场和经济增长较快地区的投资等。
聚焦
在进行大规模“瘦身”的同时,飞利浦在中国则采取了“有保有压”的政策,在放弃一些业务的同时,在照明、医疗保健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并购,进一步强化其规模优势。
2005年以来,飞利浦在照明、医疗等领域内的并购总额已经超过100亿欧元。而对于已设立23家合资或独资公司的中国市场,已经是照明领域市场份额**位的飞利浦也正在向照明领域发起新的冲击,这一次它选择的照明领域中盈利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办公照明。
但这一计划能否再次创造飞利浦电器当年占领高端市场的辉煌却还是个未知数,在需求萎缩的状态下,中国国内的照明系统市场正陷入衰退。“企业的发展速度已不如前几个月了”,前不久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长王锦燧谈到照明行业情况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