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科技创新成为本钢发展的不竭动力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8-07-11 15:12:09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自上届党代会以来,集团公司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建设品种全、质量高的千万吨级精品

        自上届党代会以来,集团公司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建设品种全、质量高的千万吨级精品板材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为目标,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消化吸收,自主研发,使科技创新成为本钢发展的不竭动力。    科技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自上届党代会以来,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本钢以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科技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创新。为突出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在原本钢科技部、钢铁研究所、科协、质量处工艺规程标准部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一个全新的集团公司科研开发及管理机构---本钢技术中心诞生了。2001年,本钢技术中心晋升**技术中心。2003年,本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挂牌运行。2004年,本钢技术中心理化实验室晋升**实验室,为本钢产品结构调整和“双高”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人才聘用上,实行以课题为载体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和首席工程师负责制,竞聘上岗。2007年3月,以首席工程师为特征的汽车板研发所宣布成立,高强钢研发所及特殊钢研发所亦相继成立,这标志着本钢科技管理机制已经建立并完善。    在激励机制上,本钢以产品开发为**,建立了项目经理负责制,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公开招聘,成立了八大系列钢种项目组。本钢还加大了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2001年至今,已投入6300余万元,先后对5141人次给予不同级别的专家津贴奖励,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科技人员更乐于从事技术工作。    在技术中心的基础建设上,本钢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在研发政策上扶持和倾斜,科技开发投入逐年递增,占当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主要用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新产品研发、推进工艺技术进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在集团公司的支持下,技术中心购置了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辉光光谱仪等20多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研发仪器,以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并利用不断提升的研发能力,实现了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良性循环。通过硬件设施的完善,使技术中心成为企业科技投入、研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在“产、学、研”体系建设上,本钢先后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本钢已逐渐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中心为研发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    通过科技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本钢在管理、销售、生产、技术等多层面上形成了通力合作,具有市场反应快、研制速度快、生产执行快的开发优势,逐步走上了生产一代、销售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轨道,为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发挥资源优势,加速提高对先进技术的驾驭能力,初步形成自主研发体系    本钢充分发挥自身矿产资源含硫、磷等有害杂质元素低的原料优势,把产品定位在“纯净”钢等高端产品生产开发上。自上届党代会以来,本钢累计投入数百亿元,先后完成了炼铁厂三号、四号高炉易地大修,冷烧二期工程改造,炼钢转炉自动化改造,新建1880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新建彩涂生产线,活性灰二期工程等近百个技改项目。此间,本钢广大科技人员紧紧围绕本钢的各项技术改造工作任务,针对不同的工序和工艺技术,实施了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石油套管用钢、焊瓶钢、车轴钢等8类产品通过国际、国内认证和评定。本钢人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专利,培育具有自身特点的专有技术和核心技术。目前,本钢形成了全磁流程选矿技术,大型焦炉及干熄焦技术、大型高炉强化冶炼技术等23项核心技术和87项关键技术。    自上届党代会以来,广大科技人员实施科技攻关,先后有X70管线钢的研制与生产等众多新工艺、新技术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并富有成效的实施。部分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多项新工艺、新技术项目被评为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为本钢的产品开发和工艺技术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本钢人的共同努力下,本钢普特结合新工艺的开发取得了成功,在国内属于**。其中,2007年8月,本钢采用普特结合工艺路线,经过近30个月的摸索实践,成功用转炉冶炼出符合瑞典SKF企业SKFD33技术标准要求的GCr15轴承钢,标志着本钢的特钢产品已与国际接轨。在循环经济方面,各项指标都取得实质性进展,吨钢耗新水已从2001年的20.4吨/吨下降至目前的4.9吨/吨,“节能减排”指标完全达到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    目前,本钢已形成许多双高产品的生产技术,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本钢还注重加快专有技术产品的试制生产和成果转化。**,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产品进行重点研制,尽快形成专有技术和生产规模,占领市场份额,实现了效益**大化。其次,建立直供用户档案,走与用户联合开发、应用、推广的道路。目前,本钢高级别汽车板已实现批量供货,主要用于一汽、上汽、北汽、天汽、金杯、华晨等**汽车企业;家电板主要用于海尔、春兰、格力、海信、三星等国内**企业,并实现批量供货;采用细晶强化技术生产的车轮用钢SW400应用于无内胎车轮,并出口美国。此外,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在鞍钢、武钢、莱钢、济钢等厂高炉上推广应用,促进了成果转化,进而初步形成了自主研发体系。

推荐阅读

更多>>

科技创新

发表评论

  • 24小时热点

产品导航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