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佛光照明遭遇市场驱逐之殇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8-06-23 10:05:26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一个节能效率全国**,**一个被中标认证中心授予“节能技术推荐证书”的“绿色照明&r

 一个节能效率全国**,**一个被中标认证中心授予“节能技术推荐证书”的“绿色照明”产品,在市场上屡屡遭受“滑铁卢”

    节能效率全国**却遭受市场驱逐之殇

    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基建物业管理中心对佛光节能灯具和普通灯、佛光节能灯和目前**品牌节能灯进行了半年的实地跟踪检测,结果发现:在同数量不同照度情况下,使用佛光节能灯具对比旧式电感型镇流器的灯具节电率达25%以上。在近似照度不同数量的对比情况下,使用44只佛光节能灯具比88只旧式电感型镇流器的灯具半年节电10259.28kwh,节电率达58%以上。在佛光节能产品和**品牌节能电子照明产品的跟踪对比检测中,节电率仍达15%以上,照度提升25%以上。

    2008年2月,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将佛光照明节能灯(3只×28瓦)和欧司朗节能灯(3只×36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佛光照明比欧司朗节能40.2%,每瓦光照度提高87.3%。

    检测结果使不少部委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后勤主管大吃一惊。目前,已有17个国家部委联建办、众多的企事业机构在办公区和地下车库全部更换佛光节能灯具。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表马和励先生说:“如果把中国所有的照明系统都换成‘绿色照明’的话,可以节约10%的能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节能又节钱”、“节能又省事”的“绿色照明”产品却屡屡被排除在很多单位的招标门槛之外,遭受市场驱逐之殇。

    “第三方产业基金”的无奈

    在经济学里,像这样一个质量不好的产品将质量优良的产品驱逐到市场之外,叫劣币驱逐良币。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而要想化解这一困境,可以通过广告的形式将自己的产品信息道给世人。然而,如果信息不对称,而其他市场主体能够利用这种不对称并制定一些交易壁垒,将会把优质产品驱逐在市场之外。

    佛光照明总经理、高级经济师王忠良的话正好印证了这一理论,他说,“以前,我们自身的市场意识不强,认为佛光照明节能效率无与伦比,酒香不怕巷子深。此时,广东一些市场意识比较强的照明产品制造厂家联合起来通过对政府游说制定了一些行业标准。尽管我们的产品是**好的,但由于这些行业标准是按照别人的利益制定的,在招标时我们基本上被排除在招标门槛之外。”

    行业壁垒是可以破除的,今年7月份以后,这一“紧箍咒”将不再是佛光照明进入市场的障碍了。但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低价格无疑是开拓市场的一把“屠刀”。但是低价格是需要低成本做支撑的。

    由于订单数量不大,且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库存投资,佛光照明无法提高频次生产的数量,降低成本的压力很大。据王忠良讲,佛光照明的节能灯要比市场上**品牌的节能灯价格要高40%-60%,大多数单位或企业并不愿意投入这么大的初始成本进行节能投资或节能改造,因此,尽管佛光照明的产品相比于市场上其他产品节能40%-60%,但企业或单位还是会选择其他品牌的产品。

    其实,占用一个较大的初始成本并不是企业或单位“远离”佛光照明产品的主要原因,因为佛光照明可以采取“第三方产业基金”的形式,免费为企业进行“绿色照明”工程改造。在改造完成之后,佛光照明在未来3年内每月只收取未改造前每月电费和改造后每月电费的差额。如此,可以规避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并实现了节能。

    表面看来,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除了给企业或单位带来一些“节能、环保”名声之外,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多少收益,因为企业在未来3年内仍然要交未改造前同样多的费用。

以幼稚产业扶持政策实现市场突围

    “第三方产业基金”的无耐似乎让佛光照明陷入了一个发展陷阱。

    降低成本是佛光照明获得竞争优势的**路径。从佛光照明的现有情况来看,要使成本降低必须进行规模化生产,但规模化生产只是降低成本的手段,而不是促使降低成本的根本动因。规模化生产必须有规模化需求与之相对应,否则企业就会投入很大的库存成本。

    佛光照明之所以深受市场驱逐,主要还是因为其价格高。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增加佛光照明的资金,从而一方面提高频次生产的数量,降低生产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战略投资者的渠道进入市场,提高市场对佛光照明产品的需求。

    应该说,这是一种依市场规律而实现突围的途径。但是,引进战略投资者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武汉的金融环境并不让人乐观,外来的战略投资者对佛光照明公司缺乏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现在处于比较劣势,但在将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应该受到政府的扶持。政府对一个企业的扶持政策是多元的,包括货币补贴、政策补贴和产业补贴。其中,政策补贴是成本**小的。如果政府要求当地部门在节能改造或节能投资时能够率先使用当地企业生产的名优产品,这就可以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了企业和政府的双赢。

推荐阅读

更多>>

照明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