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市黄河路新艺铁艺加工铺采访时,铁铺内一位个头不高,身体单薄,但动作很麻利的年轻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攀谈中记者得知他叫廖中涛,四川宜宾人。3年前,24岁的他和朋友投资几万元钱开了一家铁艺加工铺。由于以前他在铁艺店给人打过工,所以干起这行来得心应手。
做过消防员、保安、服务生、铁艺工的廖中涛深知各行业竞争激烈,专业铁艺虽然在市场上初露头角,但却很有挑战性。廖中涛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行里做得与众不同。
铁艺中有一些传统活干起来易如反掌,比如:围栏、扶手、货物柜等,时间久了,廖中涛就觉得做起来很没意思。一有空,他就开始琢磨加工一些流行、新潮的铁艺作品,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廖中涛找来了一些有关流行铁艺加工方面的书籍,经常在看到兴头上时,忍不住自己动手开始创作,因此还闯了不少“祸”。
一次,廖中涛给顾客加工护栏,双方在口头上谈好了制作样式和交工时间。由于前一天廖中涛在书上看到了新的护栏样式,于是就琢磨:能否加工一款欧式风格的护栏?说做就做,他全然忘记了口头协议的事。
几天后,顾客来取护栏时,廖中涛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他忙给顾客解释,可顾客认为廖中涛不守信用,扭头走了。
到手的生意砸了,廖中涛很惋惜,看看精心设计的新作品却又很无奈。廖中涛告诉自己,要是再遇到类似事情,就先推荐自己的新款式,等顾客同意后再加工。
刚开始,廖中涛脑子里还有协议的印象,可当有了灵感时,不知不觉他就又按照自己的新构思开始加工了。结果可想而知。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多次。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朋友与他“约法三章”:做活前签订书面协议,严格按照协议内容做,否则损失由自己承担。
有了规定,廖中涛做事谨慎多了。
做活时有创新的想法,廖中涛就打电话给顾客建议。有时做一件活,廖中涛要给顾客打十几个电话。有顾客嫌他烦,于是说:“我干脆找别人做吧。”面对这样的顾客,他并不介意,因为至少有人接受自己的新创意,有人接受就是一种荣幸,受委屈也值!
廖中涛就是这样一个痴迷铁艺制作的人,许多顾客熟悉廖中涛后都与率真、憨厚的他成了朋友。自然,廖中涛的生意也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