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太阳能电池九成出口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8-04-29 11:54:33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太阳能是众所周知的清洁能源。但多数人或许不知道,按照目前国内的生产工艺,每生产1千瓦的光伏组件,一般需要消耗4000

  太阳能是众所周知的清洁能源。但多数人或许不知道,按照目前国内的生产工艺,每生产1千瓦的光伏组件,一般需要消耗4000千瓦时左右的电力。“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光伏制造基地,但我国太阳能电池近95%的产能用于出口,这意味着我们消耗大量的能源为国外输出‘绿色’,为别人的环境打工。”南京中盛光电集团副总经理佘海峰说。   要扭转我国光伏产业“环保输出者”的尴尬局面,关键是推动太阳能国内市场的发展,政府要从能源战略高度出发,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家庭使用太阳能,推动光伏发电并网,把清洁能源留在国内。  “逐日产业”的高耗能隐忧   太阳能光伏产业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2006年,中国大陆在全球太阳能市场占有率达到15%,在日本、德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三。   然而,太阳能这一“绿色能源”背后,却包含着不折不扣的高耗能环节。据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魏启东教授介绍,光伏产业主要包括晶硅制备、硅片生产、电池制造及组件封装四个环节,其中高纯度硅提炼、多晶硅铸锭和单晶硅拉棒环节极度耗电。   据了解,每生产1千瓦的光伏组件,国外先进的耗电指标为725千瓦时,平均在1275千瓦时,而国内由于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管理粗放,一般需要3275至5450千瓦时,是国外的3至4倍。   江苏扬州顺大半导体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根单晶硅棒要在炉中加工30多个小时,2006年公司耗电达3000万度。无锡惠联高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永铭表示,现在工厂每天用电1万度,二期工程上马以后每天用电量将达到5万度。   佘海峰表示,从工业硅提炼成高纯度硅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氯化氢、氯气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回收工艺不成熟,存在重大环境隐患。   佘海峰说,“目前相当部分晶硅制备产能布局在资源、环境容量都非常紧张的长三角地区,也值得商榷。”   警惕一拥而上产生“绿色泡沫”   短短两三年内,国内无数资本逐利进入光伏产业。然而,全球市场的增长速度并不能消化我国呈几何式增长的产能,要警惕一哄而上产生“绿色泡沫”。   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产能已接近2000兆瓦,而2005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还不足1800兆瓦。业界普遍预测,未来数年全球太阳能市场增量每年维持在30%左右,而我国的产能却成倍增长,预计2010年将超过4500兆瓦。   佘海峰说:“很多企业盲目扩张,根本不关心下游市场变化。现在中国同行之间已经开始了价格战,一些厂家亏本销售,出口到北美市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卖到3.3美元/瓦,实际上成本应该在3.6美元左右。”

推荐阅读

更多>>

太阳能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