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钢铁行业:成本压力下的整合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8-04-12 10:18:28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今年1-2月全国钢铁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仅12.2%。根据中钢协的统计,今年1-2月大中型钢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今年1-2月全国钢铁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仅12.2%。根据中钢协的统计,今年1-2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25.63亿元,同比增长20.41%,远远低于去年同期408%的增幅。      有关专家指出,造成钢铁业利润增长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铁矿石等原料价格上涨影响。数据显示,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2007年涨幅为9.5%,而2008年涨幅则高达65%。      成本压力增加      虽然中国与两家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就海运费补偿的问题还在谈判中,但2008财年国际铁矿石协议价格大涨65%已既成事实。对此,兴业证券分析师孙朝晖表示,铁矿石价格涨幅略超出市场预期,但基本上还是合理的。从进口矿石和国内矿石价格变化趋势上看,2004年国内铁精粉全年平均价格高出进口平均价格43.9%,当年协议矿涨幅高达71.5%,2007年国内铁精粉全年平均价格高出进口平均价格40.9%,因此,65%的谈判的结果有其合理性。虽然2008年初国内铁矿石、焦炭的价格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涨幅度都超过了100%,但是一季度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覆盖原材料的上涨,成本上升的压力逐步减小。      钢材价格大幅上涨,是否抑制了下游对钢材的需求?对此,武汉一钢铁公司老总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情况看,钢材价格上涨对下游消费的影响并不大。而且,二季度是钢材消费的旺季,再加上今年雪灾后的重建,对钢材需求有增无减。还有,下游主要用钢行业,如房地产、机械、汽车、船舶等的快速发展将保证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然而,有业内分析师表示了不同看法。德邦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陶陟峰指出,“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铁矿石现货 价格已经使小钢厂出现亏损而减产,这导致了国内以及国际粗钢产量增速明显下滑的事实从年初的20%以上下滑至10%以下 ,这表明市场过高的铁矿石现货价格可能已经开始影响其需求;另外,目前钢厂的大幅调价亦可能降低整体下游市场的需求,这也将间接降低对铁矿石的需求。因此,铁矿石现货价格存在明显回落的风险,这可能是2008年影响中国钢铁行业景气的一个较大的负面因素。当然,美元汇率如果继续大幅下挫,可能对铁矿石现货价构成较大的正面支撑。**终结果将取决于以上两方面因素的综合效果。一旦中国铁矿石现货价格出现显著下降,大钢厂与小钢厂之间的竞争优势将减小,大钢厂利润将受损,届时小钢厂产能可能重新开始释放,钢价将回落,而此时大钢厂的成本已经锁定。”      铁矿石定价权      面对持续高涨的铁矿石价格和海运费,中国钢铁企业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基本丧失了话语权。      据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国内钢铁企业通过投资控股、参股直接控制的海外铁矿石资源为5200万吨左右,仅占2007年进口铁矿石总量的13.6%。中钢协秘书长罗冰生近日表示,应当鼓励和支持钢铁企业、商贸企业在海外投资办矿或联合办矿,使中国通过控股、参股可控制的铁矿石资源总量达到进口总量的60%左右。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钢铁企业取得铁矿石定价权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海外收购铁矿公司;二是国内钢铁企业结成联盟,增强谈判优势。但目前这两条途径都还没有取得明显成效。      在海外收购铁矿公司方面,今年3月,首钢集团收购澳大利亚Gazmetall公司所持有的吉布森山铁矿时遇到了阻力。据了解,该交易被终止的原因是涉嫌违反澳大利亚《公司法》。无独有偶,同样在今年3月,中钢集团对澳大利亚铁矿石公司Midwest Corp发布的收购要约被指为“敌意收购”而遭到强硬抵制。      在结成联盟以增强谈判优势方面,国内钢企仍没有齐心协力。虽然如今中国是全球**大的钢铁制造国和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的43%,但中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却没有多少主动权,更别说定价权。“我的钢铁”研究中心分析师汪建华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的钢铁企业集中度不够高,钢厂之间缺乏合作,以及与周边国家的钢厂之间没有建立稳固的联盟。据悉,我国年产钢量2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多达40多家,合计产量也还不到全国年产量的75%,而夺得今年铁矿石谈判的**权的日本仅前6家钢厂的产业集中度就高达81%。      美林证券3月9日称,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还有上升潜力,未来三年内供应依旧紧张。该机构预测全球2009/2010年度铁矿石合同价格上涨20%,而市场普遍预测上涨14%;2010/2011年度铁矿石合同价格上涨10%,而市场普遍预测下跌4%,随后持平。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钢铁企业如何把握好行业周期波动,通过进一步并购、整合争取铁矿石定价权,显得尤为重要。      整合效果待察      今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的内部整合此起彼伏。      3月1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同意广西与武钢、广东与宝钢开展千万吨钢铁项目——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和广东湛江钢铁基地的前期工作。国家发改委批文要求,宝钢兼并重组韶钢和广钢,由宝钢控股成立一家新公司,武钢要加快与柳钢的联合重组,制定重组方案,通过防城港钢铁项目的建设,实现武钢与柳钢的实质性重组。除南方钢企展开重组并购外,北方钢企也有大动作,济钢和莱钢两家大型钢铁企业通过重组组建了山东钢铁集团,鞍钢与本钢的重组也在推进中。      业内专家指出,这一系列的行业整合动作表明,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在加强,由铁矿石价格上升导致钢铁企业成本增加加速了钢铁行业的整合,行业整合度提高后,将反过来加强国内钢铁企业在铁矿石上的定价权。      据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显示,至2010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至2020年,这一比重更需达到70%以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近日表示,我国一直大力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但集中度却一直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前**钢铁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由2004年的34.7%一路下滑至2006年的29.4%。从今年开始到2010年,中国钢铁业将迎来历史上**大重组浪潮。      钢铁行业的整合重组似乎并没有给目前疲软的市场多大的振奋,首钢股份(6.49,0.04,0.62%,吧)、宝钢股份(12.34,-0.02,-0.16%,吧)、武钢股份(15.36,0.20,1.32%,吧)、莱钢股份(17.50,0.57,3.37%,吧)上周跌幅分别达8.4%、13.11%、5.95%、15.24%。根据指南针上海证交所Topview分析系统昨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基金是近期做空钢铁板块的主力。      兴业基金经理王晓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随着大盘的不断下调,整体市场估值中心下移,尽管钢铁板块的**市盈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是相对其他板块而言,它的吸引力仍然较小。从长期来看,钢铁行业的整合肯定是对这个行业有好处的,但短期来看,钢铁行业的成长性还没有很好的反映,而且由于宏观经济的前景不够明朗,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升,行业利润波动性较大,行业整合也会遇到地方利益等巨大障碍,整合代价比较高。因此,钢铁行业整合的成效还有待观察。”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