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低迷钢铁企业在地方保护伞下死也要活着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7-07-10 09:28:38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7月1日,是许多行业出口商的梦魇。按政策规定,从7月1日起,国家正式下调钢铁、纺织、化工等诸多行业的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7月1日,是许多行业出口商的梦魇。

    按政策规定,从7月1日起,国家正式下调钢铁、纺织、化工等诸多行业的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意味着,此轮宏观调控注定要砍掉大批企业的利润。

    企业对此的恐惧和逃避集中体现在了海运通路的"出逃"上。为了赶在7月1日前出关,天津、广州、深圳等重要港口因为出口集装箱抢运而全部发生拥堵--"里面的船出不来,外面的船进不去",通往港口的路上货车绵延几公里。虽然世界各大船公司、行业组织都在7月1日涨了价,但几乎所有的航线舱位还是告急。

    如此悲壮的场面已经多年不遇。

    20年前,政府为了鼓励出口实行优惠的出口退税政策,许多习惯了这种政府补贴的企业多年来仰赖出口退税活着。如今,政策风向骤变,企业生存之路似乎还没想好。

    政府调整出口退税率有两个意图:一是降低出口缓和国际贸易争端;二是通过生死竞争、整合重组促进产业升级。

    下半年,出口遇阻的商品势必转为内销。关键在于,许多产业恰恰因为国内无法消化过剩产能才转而寻求外销,一旦出口遇阻寻求内销,势必加速产品降价竞争,行业洗牌加速。

    对于纺织业来说,或许能够按照政府的调控意愿进行产业升级。但对于钢铁业来说,能否推进重组、产业升级还未可知。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钢铁业难以找到"市场淘汰型"的契机。按经验来看,产业重组的前提是行业低迷,许多企业的日子过不下去了。但因为钢铁业的刚性需求存在,大部分钢铁企业的日子还不错。

    即便因为出口退税率调整等宏观调控手段的干预,钢铁企业会遭遇一个阵痛期,但重组依然是一个难题。大部分钢铁企业都是国有产权,产业退出机制一直难以有效解决。

    而且,现有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使每个地域都是利益主体,许多钢铁企业的兼并和反兼并事实上是区域利益的对抗。

    这种博弈导致的现状是,大型钢企寻求区域并购遇阻,一些低迷的钢铁企业在地方保护伞下"死也要活着"。

推荐阅读

更多>>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