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浅谈北京家居建材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7-05-24 17:01:29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1993年贵友大厦开办**家家居市场以来,不到十年,京城的家居市场大大小小194多家,2万平米以上规模的约30家。如此密
1993年贵友大厦开办**家家居市场以来,不到十年,京城的家居市场大大小小194多家,2万平米以上规模的约30家。如此密集的行业集群分布,在世界上都不多见。然而,**近这几年的家居业界的竞争和洗牌,使得北京家居商场分布和竞争格局逐渐水落石出。让我们来回首一下:北京市家居建材行业在2002年大大小小的市场约1200家,到今年,5000平迷以上的不过300家,正如多数媒体分析的,三分之一经营良好,三分之一勉强维持,三分之一濒临关张。对于已经踏入和即将踏入家居建材行业的投资商,借用清朝四川监茶使赵藩游览诸葛亮祠提写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我们不妨回首五年来的家居商场的格局变化。我们把视线退回到2000-2003年之间。京城家居行业的地理布局,大体上来讲,分为三个密集区,“红色密集区” 、“灰色密集区”和“绿色密集区”。所谓“红色密集区”也就是商业密集的二环线附近,如中粮广场的世界家具花园、丰联广场的蓬安迪家居名品街、旺市百利家居用品商场以及建材经贸大厦;“灰色密集区”是指建筑群非常集中的三环线,也是家具城成熟**早、分布**广的地区;“绿色密集区”是指绿化带相对多一些的四环线。分布在这里的家居场馆,有的是具有前瞻力的业主抢占先机,像居然之家家居广场、东郊四惠桥建材城等,也有看中四环路开通后带来的商机,像爱家西四环店、集美家具建材城、亮都家居商城、弘燕桥建材城以及大潮家具城、绿馨家园建材市场等。其实,更典型、更具有代表性的划分,应该大致分为六个商圈:燕莎商圈的爱家家居燕莎店、燕赵家具城、东百发建材市场;国贸商圈的爱家家居东三环店、潘家园家具城、亮都家居城、东郊四惠桥建材城、弘燕桥建材城等;方庄社区商圈的十里河家具建材商业街、十里彩虹布艺城、家和家美家居商城以及城外诚家具商城、爱家家居南三环店等;玉泉营商圈的爱心名流装饰中心、恋日家园家具建材一条街、环三环家居商业中心、东方家园精品家居建材家装城、新玉泉营家具建材城、京开建材市场等;丽泽商圈的碧溪广场、丽泽建材城、新东方家园、天为建材城、天蓝天建材、蓝景丽家建材城等;亚运村商圈的大钟寺家居广场、福丽特家具建材城、明光家具建材城、金五星家居建材城、宜家家居、振宇家具城、熊猫环岛家具建材城、万家灯火装饰城等。那么,我们今天再点评一下,曾经辉煌的那些家具建材城,如今还有几个?现在,曾经跻身北京市家居建材行业一席之地的旺市百利家居用品商场、燕赵家具城、亮都家居商城、弘燕桥建材城以及大潮家具城、爱心名流装饰中心、恋日家园家具建材一条街、碧溪广场、丽泽建材城、天为建材城、蓝景丽家建材城等慢慢的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格局?**,我们就要分析一个问题,北京的家居消费潜力有多大?我们粗略算一笔帐:北京现有人口1300万,流动人口约为500万,平均三口一家,由此推断北京目前大约600万个家庭。一般家居用品的更换周期是4-6年,每个家庭每周期用于家居消费平均为2万元,这就是说,每年有20-30亿元的消费能量----很明显,京城家居行业的现状可想而知。2001年我国顺利入世,由于家具不象纺织品,家居外贸既没有配额制,又没有森严的关税壁垒,所以,国外的家居企业抢滩中国市场会很剧烈。如今,欧洲**、世界第三的国际建材大腕百安居已经成功登陆北京,美国家居巨头“家居货栈”也一度虎视眈眈,希望把美式经营理念引进北京,乐华梅兰也加快了步伐。2005--2007年,北京的家居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残酷。家居行业必将大幅度的压缩,洗牌,**终实现市场重组。一些规模小、经营项目单一的家具城将面临严峻考验----别的不说,仅仅从广告投入产出比来讲,规模越大,每平米均摊的费用就少,自然是规模较大或者连锁经营的场馆生命力要好。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有可能将九十年代中期北京百货商场行业强烈压缩的局面重演一遍。到2007年,经过了市场洗礼后的家居市场格局,**终会在东西南北形成几个强势力鼎立的局面,譬如居然之家、集美企业集团、城外诚、爱家家居、蓝景丽家大钟寺、家和家美、福丽特、建材经贸等。经过了十年的市场磨砺,大家普遍认识到,长矛便于搏杀冲击,短针工于缝衣补纳,大家各有所长,不会正面交锋。这里,我们有必要提一下,洋家具对京城家居市场的冲击。应该说,洋家具洋建材的冲击精神上的震撼,远远比实际的打击要严重的多。关于对洋家具洋建材的冲击,业内普遍的惊呼狼来了。其实,客观辨证的看,未必。从宏观角度看,去年我国的家居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20亿美元,而进口额仅仅2亿美元,中国家居的竞争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成为世界**。外来家居产品的竞争微乎其微;外来家居经营的模式倒是有些力度,但不足以冲垮我们的本土经营;从微观角度看,国外的家居产品成本非常高,象达芬奇品牌专卖店的产品,一套家居一百五六十万,消费者非常有限;再者,国外家居的共性化大于特性化----而我国家居消费**强大的力量来自占人口80%的普通百姓,我们的百姓刚刚从思想僵化中解放出来,需要的是特性化的产品,这个需求国外品牌满足不了;我们的百姓刚刚有了钱,需要的是价格相对便宜的产品,这个需求国外品牌也满足不了。至于国外品牌的经营模式,无非就是超市经营----而国内家具消费的现状,决定了家具不适合在超市销售。我这几年走访了一些世界各地的家具超市,几乎所有的超市陈列的家具产品都品种单一,色泽,材料可选择的余地很小,价格也是固定的,没有灵活性;在产品税的问题上,超市交纳的是营业税,而传统的摊位制交纳的是摊位税,决定了超市的家具价格无法灵活。关于京城家居行业未来几年的总体趋势,我个人认为可能会有如下走向:(一)广告竞争将逐渐走向平和,竞争的新焦点是服务。随着京城几个**企业的鼎立格局形成后,各商场的广告投放也将日渐理性和明智,开始科学化、集约化和成本化。当家居展馆的**度、美誉度和品牌忠诚度实现立体化坐标的时候,原来相互叫板的广告竞争局面就会逐渐改变,各自会在相对固定的媒体进行适当比例的投入;(二)大规模或连锁经营将占据优势,就广告成本而言,大规模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另外,随着都市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主流群体消费的时候更倾向于省时省力的一站式商业区域。(三)自助超市型的特色经营模式将逐渐限定在建材上,家具超市的探索将成为尘封的历史。(四)家具建材城的经营将逐渐转向争夺地产开发商的资源,各种合作和家居配送将逐渐风行。(五)城区的家居场馆逐渐成熟,五环路六环路附近的家居场馆开始发育。超大的家居商场,既有日常零售功能,又适合集团购买的平台型展馆会存在但是不会一味的增加。**近三到五年内,大型家居商城将逐步向五环路、六环路乃至京石高速、京开高速、京津塘高速周边分布。因为那里的地价便宜,这是市场引导的必然结果。之所以这样断定,是因为衡量各种商业业态,有几个尺度。尺度一:经济水平。在世界视野里,各种零售业态的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百货商店兴起;达到2000至3000美元时,超级市场兴起;6000美元时便利店兴起;8000美元时仓储式商店兴起;而只有在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时,才是超大型购物中心大发展的时代。北京市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显然,北京目前的人均GDP水平距离这个标准还存在着很大距离。尺度二:交通状况。从交通形式上的指标上来看,超大型的商场尤其是郊区的超大型商场,必须依托于高速公路和城市的环路,这意味着消费者比较依赖汽车。以香河家具城为例,香河依托京沈高速路,距离北京四环路56公里。这就是为什么香河家具城的北京客人占主流的原因了。资料显示:北京的私家车已超过100万辆,其中小轿车超过60万辆,目前,北京私家车的数量位列全国**。除此以外,还有一个规律可以用来判断一个商业业态是否有前景。那就是城市化过程对零售商业变迁的影响。世界城市化过程中,零售商业变迁有其规律性。城市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城市化率30%以下,零售行业的特征是向心聚集,即向城市的几何中心聚集;城市化到70%的时候是离心分散,就是商业向几何中心发展;城市化到了高级阶段,即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零售业将呈现离心聚集的态势,离开几何中心,向郊区聚集。北京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0%,零售商业格局处于离心分散的阶段,城市商业中心开始由几何中心向郊区呈环状分布。从这个规律性来看,北京现在在郊区发展商场应该是有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的。那么,已经成型的家具建材城怎样走好这几年的路?我建议,进入了后商业时代,同行业的老总们坐下来,以实际的对话代替商业上的对抗,“屏弃门户观念,实现合纵连横”----当然,合纵连横也是有条件、有范围的,全北京的家具城老板坐在一起的机会不多,那么同属于一个商圈的能不能坐下来?应该是有可能的,借力发力呗。今天提到的合纵连横,还是具备一定条件的。就现在情形来看,每一家场馆都有自己的客户群体,无非是多一些少一些的问题,任何一家也不可能把全北京的消费者拢到自家门口,就算投入十个一千万也不可能。反过来理解,也就是说大家可以借力发力,实现资源共享、客户共享。小处讲,有利于企业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大处说,也利于整个家居行业的提高与发展。春秋战国时代的谋士君王能够权衡利弊,相信今天的老总们在思路上、韬略上、心胸上不会输给古人!

推荐阅读

更多>>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