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增长速度迅猛 2006年中国建材主要产品产量一览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7-02-27 08:35:17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提要:2006年建材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在主要建材产品中除水泥排水管、水泥压力管产量下降,平板玻璃产量增长5.93%外,其

提要:2006年建材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在主要建材产品中除水泥水管、水泥压力管产量下降,平板玻璃产量增长5.93%外,其他建材产品均以较快速度增长。夹层、中空、钢化等技术玻璃制品增长率在30%以上,水泥混凝土桩、玻璃纤维纱、砖瓦陶瓷砖增长率在20%以上,大理石板材、卫生陶瓷、花岗石板材、商品混凝土、石膏板、水泥、水泥电杆增长率在15%以上。

    水泥产量12.35亿吨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生产水泥熟料8.73亿吨,比2005年增长14.87%,其中预分解窑熟料3.98亿吨,比2005年增长31.64%.水泥产量12.35亿吨,比2005年增长15.53%.新型干法比例46%,比2005年上升6个百分点。

    2006年年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水泥集团9家,水泥熟料产量1.55亿吨,占水泥熟料总量的17.75%;水泥产量1.65亿吨,占水泥总量的13.33%.年产量在300万吨以上的水泥集团43家,水泥熟料产量2.69亿吨,占水泥熟料总量的30.79%;水泥产量3.08亿吨,占水泥总量的24.96%.从水泥熟料产量来看,43家年产量在300万吨以上的水泥集团已占据水泥生产的近1/3,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2/3.2006年大型水泥集团水泥熟料产量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比2005年上升2.2个百分点,水泥产量比重上升2.74个百分点。

    2006年年产量在120万~300万吨的中型企业集团88家,水泥熟料产量1.19亿吨,占水泥熟料总量的13.58%;水泥产量1.41亿吨,占水泥总量的11.44%.2006年中型水泥企业集团体现了很高的活力和成长性,水泥熟料产量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比2005年上升2.11个百分点,水泥产量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水泥熟料产量比2005年增长35.95%,水泥产量增长33.01%.产量增长速度居各种规模企业之首。

    1267家年产量在20万吨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水泥熟料产量占水泥熟料总量的76.57%;水泥产量占水泥总量的73.02%.东北地区是2006年全国水泥生产增长**快的地区。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通辽、赤峰、兴安盟的东北地区2006年水泥产量8032万吨,比2005年增长32.2%.水泥熟料产量5380万吨,比2005年增长20.38%.在东北地区中,吉林省水泥生产增长**快,水泥和熟料产量2006年分别比2005年增长53.94%、25.16%,其水泥熟料产量已超过东北地区老大辽宁省。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等地2006年水泥和熟料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37.66%、22.16%.2006年黑龙江水泥和熟料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28.24%、31.49%,辽宁水泥和熟料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19.11%、10.01%.在中部地区中,河南、湖北两省水泥生产增长较快。其中河南省在2005年就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6年水泥和熟料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17.42%、29.9%.河南省新型干法水泥发展迅速,2006年全省预分解窑熟料产量1452万吨,比2005年增长66.13%,新型干法比例从19.81%提高到28.72%.湖北省2006年水泥和熟料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13.9%、23.32%.山东是我国**大的水泥生产省份,2006年山东水泥产量达到1.66亿吨。水泥产量比2005年增长14.97%,水泥熟料产量比2005年增长9.42%.2006年山东水泥工业发展呈现两极趋势。济青铁路沿线和以北地区由于山水的快速扩张,水泥产量高速增长,2006年济南、淄博、烟台、泰安、潍坊等地水泥产量比2005年增长26.54%,而枣庄、济宁、临沂等鲁南地区水泥产量只比2005年增长13.49%.长三角地区的水泥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全国总量近1/4.由于能源和人工成本及资源的制约,上海、江苏、浙江已不适宜发展水泥工业。2006年长三角地区水泥和熟料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14.15%、14.22%,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市水泥产量比2005年增长1.17%,水泥熟料产量下降31.39%;江苏水泥和熟料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13.45%、17.55%;浙江水泥和熟料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10.06%、7.11%.而作为长三角地区水泥熟料和水泥生产基地的安徽皖南地区和江西九江产量高速增长,2006年安徽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和宣城等地水泥熟料产量比2005年增长22.27%,水泥产量增长37.28%.江西九江2006年水泥熟料和水泥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33.19%、19.56%.广东、广西水泥市场容量相对稳定,水泥工业的发展主要在于结构调整。2006年广东、广西水泥产量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因海螺、华润、台泥、中材科工在两地兴建大型熟料生产基地,两地预分解窑熟料产量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广东清远英德2006年预分解窑熟料产量达到1321万吨,比2005年增长215%.广东全省水泥生产新型干法工艺比例从2005年的19.05%提高到2006年的37.71%,广西水泥生产新型干法工艺比例从2005年的25.45%提高到2006年的40.64%. 2006年河北和京津两市除天津市水泥产量比2005年增长17.04%外,北京、河北水泥产量仅比2005年增长0.52%和12.22%.西南地区的重庆水泥增速2006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云南水泥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西北地区除陕西、宁夏和内蒙古西部地区水泥增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甘肃、青海、新疆水泥增速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平板玻璃产量4.39亿重量箱2006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初步统计结果4.39亿重量箱,比2005年增长5.93%.2006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年增长率是2000年以来**低水平。

    浮法玻璃产量增长速度高于普通玻璃,浮法玻璃比重略有增加。浮法玻璃产量3.56亿重量箱,比2005年增长6.09%;普通玻璃产量8241万重量箱,比2005年增长5.24%.2006年浮法玻璃产量占平板玻璃总产量的81.21%,比2005年增加0.12个百分点。

    2006年年产量在1000万重量箱以上的大型平板玻璃企业集团13家,平板玻璃产量2.26亿重量箱,占全国平板玻璃总产量的51.59%,浮法玻璃产量的63.52%.2006年大型平板玻璃企业集团中虽然有大连华尔润、福建福耀、陕西蓝星、包头晶牛、神木晶牛等新投产生产线发挥生产能力,部分企业集团保持较高增长率,但山玻、洛玻、耀华、浙玻、河南中联、上海耀皮等集团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部分企业集团平板玻璃产量下降。2006年大型平板玻璃企业集团平板玻璃产量仅比2005年增长1.6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大型企业集团平板玻璃产量占全国总量比重比2005年下降2.18个百分点。

    2006年河北沙河平板玻璃产量增长较快。2006年沙河平板玻璃产量4739万重量箱,比2005年增长18.08%,其中普通平板玻璃产量4064万重量箱,比2005年增长15%.2006年沙河平板玻璃企业之间产量有升有降,企业格局发生变化。39家规模较大企业中,停产和产量下降企业20家,减少产量317万重量箱,19家新投产和产量增长企业增加产量790万重量箱。2006年沙河平板玻璃企业年产量在50万重量箱以上企业已有11家,年产量1527万重量箱,其中年产量在100万重量箱以上企业6家,年产量1144万重量箱。

    2006年随着新生产线的投产、各地区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全国平板玻璃产量地区分布发生变化。河北、山东、广东、浙江、湖北、福建、山西等省平板玻璃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上升,江苏、河南、辽宁、四川、内蒙古、湖南等省区产量比重下降。

    2006年全国平板玻璃市场销售好于2005年。全年销售平板玻璃34669万重量箱,产销率97.32%,比2005年增加1.76个百分点。浮法玻璃销售状况好于普通玻璃。浮法玻璃产销率97.32%,比2005年增加1.76个百分点。普通玻璃产销率96.75%,比2005年增加0.93个百分点。

    石膏板产量9.2亿平方米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石膏板累计产量9.2亿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16.19%.石膏板产销率98.56%,比2005年增加2.24个百分点。2006年石膏板销售是2000年以来**好水平。国内石膏板市场因产品质量、价格的不同,明显分为三大板块,2006年中高档石膏板市场扩大,低档市场缩小。2006年泰和、北新因生产能力的扩大,石膏板产量达到2.77亿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24.86%,市场份额达到30.11%,比2005年上升2.09个百分点。可耐福、上海拉法基、上海杰科3家外商投资企业石膏板产量1.21亿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20.07%,市场份额13.19%,比2005年上升0.43个百分点。泰和、北新及3家外商投资企业石膏板产量占全国总量的43.29%.国内其他企业2006年石膏板产量5.22亿平方米,仅比2005年增长11.26%,市场份额缩小2.51个百分点。国内**大的低档石膏板产地山东临沂2006年产量下降5.6%,销量下降1.41%.国内中高档石膏板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随着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石膏板市场的兴起,中西部地区石膏板生产高速增长。2006年,西部地区石膏板产量增长70.85%,中部地区增长44.63%,其中河南2006年石膏板产量达到6294万平方米,增长40%,河南濮阳已成为我国石膏板的又一集中产地。大型石膏板集团的生产和投资也向中西部地区拓展,2006年泰和、可耐福和上海拉法基中西部地区产量7275万平方米,占这3家集团总产量的18.26%,比2005年上升3.33个百分点。

    2006年石膏板主要省区市产量和产销率玻璃纤维纱产量141万吨2006年玻璃纤维制品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据初步统计,全国玻璃纤维纱全年产量141万吨,比2005年增长25.29%.其中池窑企业玻璃纤维纱产量87.62万吨,比2005年增长35.39%.坩锅企业玻璃纤维纱产量53.51万吨,比2005年增长11.65%.2006年在全国玻璃纤维纱产量中,池窑企业产量占62.09%,池窑企业产量比重比2005年上升4.63个百分点。巨石、重庆国际、泰山3家集团玻璃纤维纱产量占全国总量的44.7%,池窑玻璃纤维纱总量的72%.2006年3家集团玻璃纤维纱生产能力比2005年扩大,产量比2005年增长41.46%,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玻璃纤维纱产量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5.11个百分点。玻璃纤维纱市场产销两旺,池窑企业销售状况好于坩锅企业。2006年玻璃纤维纱产销率99.45%,比2005年增加2.83个百分点。池窑企业产销率100.55%,比2005年增加4.28个百分点。坩锅企业产销率98.19%,比2005年增加1.18个百分点。卫生陶瓷产量1.31亿件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卫生陶瓷产量1.31亿件,比2005年增长19.78%。在卫生陶瓷主要产地,广东省2006年卫生陶瓷产量5361万件,比2005年增长26.1%,其中佛山2710万件,增长32.6%,潮州2589万件,增长21%.河南省2006年卫生陶瓷产量2912万件,比2005年增长33.74%,其中许昌1643万件,增长51.2%,郑州530万件,增长1.7%.河北省2006年卫生陶瓷产量1853万件,比2005年增长13.5%.广东、河南、河北三省卫生陶瓷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7.21%。在卫生陶瓷生产企业中,惠达的产量、销量及出口量均遥遥**。惠达、四维以及科勒、东陶、美标等**品牌产量占卫生陶瓷总量的17%.目前国内卫生陶瓷市场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预计2006年卫生陶瓷出口5202万件,比2005年增长34%;出口金额6.4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36%.2006年卫生陶瓷出口量约占生产总量的40%.水泥制品产量2006年全国商品混凝土产量1.83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19.2%.产销率99.14%,比2005年增加0.58个百分点。

    2006年商品混凝土主要省区市产量和产销率2006年全国水泥混凝土桩产量1.41亿米,比2005年增长29.3%.产销率98.44%,比2005年增加1.01个百分点。

    2006年水泥混凝土桩主要省区市产量和产销率2006年全国水泥排水管产量7979千米,比2005年下降65.3%,其中山东1382千米,下降17.6%;浙江960千米,下降35.9%.2006年全国水泥电杆产量591.44万根,比2005年增长15.2%,其中天津145.86万根,增长33.4%.2006年全国水泥压力管产量2033千米,比2005年下降13.1%,其中浙江445千米,下降40.4%;山东364千米,增长2.2%.陶瓷砖产量50亿平方米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陶瓷砖产量50.24亿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20.16%.瓷质砖产量311153万平方米,增长19.6%.产销率96.31%,比2005年增加1.99个百分点。

    炻瓷砖产量18403万平方米,增长25.2%.产销率96.78%,比2005年增加1.46个百分点。其中广东佛山10490万平方米,增长23.5%,产销率增加2.32个百分点;山东淄博7488万平方米,增长29.3%,产销率增加0.56个百分点。

    细炻砖产量12094万平方米,增长12.3%.累计产销率94.94%,比2005年下降1.42个百分点。其中山东淄博4228万平方米,增长22.3%,产销率下降1.86个百分点;广东佛山3868万平方米,下降17.5%,产销率增加3.02个百分点;福建泉州2710万平方米,增长50.0%,产销率增加2.44个百分点。

    炻质砖产量3415万平方米,增长20.0%.产销率96.44%,比2005年下降2.52个百分点。其中山东淄博2449万平方米,增长17.2%,产销率下降0.62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更多>>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