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房地产:2006是刺痛老百姓神经的一年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6-12-30 16:21:09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2006年的房地产业是热闹的一年,也是多事的一年。这一年,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频出,时近年底却看到不调控的效果;这一
   2006年的房地产业是热闹的一年,也是多事的一年。

    这一年,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频出,时近年底却看到不调控的效果;这一年,普通老百姓在受够了高房价的折磨后,开始发起各种运动来表达抵制;这一年,房地产的反腐力度陡增,一批地方高官因此落马……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近日撰文指出,我国今年的房产宏观调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房地产市场是不稳定的,过热势头仍在。

    地震:90平方米,70%

    这两个数字无疑是2006年备受关注的数字。也是众多宏观调控措施中**重要、**醒目的一条措施。

    5月29日,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十五条”规定,从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下(含经济适用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与此相适应,国十五条对住房信贷政策也做出了改动,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仍执行首付20%,而90平方米以上的首付执行30%。90平方米成为一道分水岭,不论是对购房者还是对开发商,这一政策都足以用“震动”来形容。因为,这是国家首次从供需两个方面对房价进行的宏观调控。

    如果说2004年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针对部分城市房地产出现过热现象的调控,2005年是对不合理需求进行调控,今年则是双管齐下,供给和需求都不放过。

    从时间上看,90平方米70%的政策显现作用**早也要等到明年下半年。“小户型产品会在明年下半年才能够批量投入到市场中,明年不会是9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大幅度占据市场空间的一年,应该大中小都有各自一部分。”在12月22日,焦点房地产网举办的一场论坛上,众多房地产代理商表达了这样的看法。这一政策究竟能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怎样的效应,难以预测。

    保障:经济适用房的生与死

    在很多学者眼中,政府应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性住房,面向高收入者的商品房则按市场规律运作。“新加坡85%左右的人口都住在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中,剩下的房子爱怎么涨就怎么涨,反倒对国家有利。”一位房地产专家这样对记者说。

    但是,在我国,保障性住房缺失却是难以回避的问题。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还有65%的地级以上城市、91.1%的县级城市未公布住房建设规划。尚有5个省(区、市)没有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目标责任制,19个地级以上城市没有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不但如此,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的界限在哪里?夹在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之间的中等收入群体该买什么样的住房?国家财政能否负担起大量的保障性住房?这些都是争论不休却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

    很多人想租住廉租房却不知道哪里有这样的房子,很多人需要经济适用房却总也排不上队、买不上房。在北京,经济适用房早已变味,中低收入者买不到,买到的因为生活不便同样怨声载道。

    由此带来的是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波动。今年10月1日公示的《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提出,经济适用住房将转变供应模式,由销售为主过渡到租售并举,并探索建立政府回购式的“内循环”流转模式。

推荐阅读

更多>>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