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TCL衰落引发高层对峙 符国赖九大忠告叫板李东生(上)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6-12-23 15:19:22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TCL是一个名牌企业,头上有着美丽的光环,然而在这此美丽的光环之下,却是TCL集团连年亏损的残酷的事实。2005年,T

 TCL是一个名牌企业,头上有着美丽的光环,然而在这此美丽的光环之下,却是TCL集团连年亏损的残酷的事实。2005年,TCL集团每股收益-0.12元,利润总额亏损14亿元;2006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0.27元,利润总额亏损15亿之巨;甚至面临着被戴上ST帽子的风险。今年下半年,TCL集团黯然放弃其彩电的大部分欧洲业务。

  一个巨人般的企业由昔日的辉煌陷入今日的困境,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上周末,TCL原品牌推广部部长符国赖针对TCL由辉煌走入困境向掌门人李东升提出九大忠告,这位在TCL曾经工作了六年的老臣披露了鲜为人知的TCL在内部管理、高层派系、战略选择、人性化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优化建议。

  本文谨代表符国赖本人意见,不代表媒体观点。

  TCL原品牌推广部部长 符国赖

  1981年,有一个生产TTK磁带、以5000元贷款起家的企业诞生在中国南粤一座美丽的地级市—惠州市,到现在她已经走过了整整25个春秋。她就是曾经因为在2004年一年之内连续成功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尔手机业务而蜚声海内外、进而跻身于全球**大彩电企业的TCL集团。在TCL集团**辉煌时期,曾经创造过年利润16.37亿元,年增长率超过60%发展速度的企业神话。现在,她却因为并购这两家企业而不堪巨亏重负,**终不得不先后甩掉阿尔卡特尔手机业务和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欧洲区,而引起全球媒体和股民的一片质疑声。

  不仅如此,2006年10月11日中国品牌研究院在广州宣布,经严格评定,联想和华为成为中国标志性品牌。这是国内首次有企业获得这项殊荣。中国标志性品牌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的**高品牌荣誉,是中国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国家名片”。而作为中国优秀民族企业之一的TCL集团却与这一**高品牌荣誉失之交臂。

  TCL曾经的辉煌和骄傲

  毋庸置疑,TCL集团是中国**优秀的公司之一,作为TCL集团掌舵人的李东生先生也是一位优秀的民族企业家,并曾因为实现在2003年集团整体上市、2004年成功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而荣膺“CCTV2004年度经济人物创新奖”这个中国企业家的**高荣誉。

  笔者就是因为仰慕TCL集团惊人的发展速度,并决心为优秀的民族企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而从2000年起到2006年,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投身于她**主要的业务——在TCL彩电做了整整6年的中国区新闻主管,亲自策划和实施了将近上百个成功的新闻营销案例,见证了她从2000年位列全国彩电企业第三名到2001年跃升到全国彩电**品牌,到2004年她因成功并购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而跃居全球**大的彩电企业,尤其值得称道的是,TCL集团于2003年初实现了整体上市。 可以说,这是笔者当时职业生涯中的一段辉煌历程。

  大家也许还清楚地记得,2002年,在中国手市场正处于市场井喷期时,处于刚刚起步期的TCL手机因为推出一款万元宝石,并用当时亚洲**红、**青春、亮丽、可人的韩国大美人金喜善作为手机代言人而在短短3年内而声名鹊起,**辉煌时创造了年营业额将近90亿元,利润10多亿元,曾经撼动了在TCL集团一直处于**大业务——彩电业务的地位,跻身于中国手机业**品牌,创造了中国手机业发展速度的神话,其掌舵人万明坚博士也被尊称为“中国的手机狂人”。不仅如此,2004年因为并购法国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而蜚声海内外。

  当年,TCL集团彩电和手机这两大主要业务的辉煌业绩,曾大大鼓舞了整个TCL集团全体员工的士气,带动TCL电脑、TCL家用电器、TCL照明等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促使TCL集团抛出了庞大、令全球业界刮目相看的“龙虎计划”的企业发展战略。

  作为当时TCL集团这一辉煌时刻的历史事实见证人和参与者,笔者当时是十分激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并因有幸成为TCL集团的一名员工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鲜花和掌声渐渐离去,内外交困,危机频发2003年底到2004年上半年,无疑是TCL集团历史发展进程中**辉煌、**灿烂的一页,整个TCL集团上下无不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和胜利的欢呼,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2004年下半年,TCL手机传出巨亏的消息,这无疑为TCL集团的快速发展当头棒喝!不仅如此,TCL手机掌门人万明坚被“下课”的消息不断被传出报端,**终这些消息和TCL手机与阿尔卡特分手的消息都一一得到证实。当年,TCL手机巨亏16亿的消息也被其证实。与此同时,TTE(TCL集团、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欧洲区也传出大额亏损的消息,李东生总裁18个月扭亏的豪言壮语似乎没有能力实现。

  2005年初,TCL集团披露其2004年实现主营收入408.78亿元,同比增长了44.68%,实现主营利润73.88亿元,同比增长了37.62%,但利润总额却大幅下滑了78.63%,仅为2.88亿元。TCL集团赢利能力开始下滑,危机开始出现。

  2005年底,TCL集团将其下属公司盈利状况**好的TCL照明出售给法国楼宇电子科技巨头罗格朗集团,售得17亿元,主要用于填补TCL手机巨亏的巨大窟窿。TCL通讯董事会进行扩股,期望筹资5.9亿元还债;TCL手机在三、四线城市代卖摩托罗拉手机,或称出租销售人员。当年,TTE也传出亏损5个多亿。TCL集团下属的其他产业日子也不好过,基本上属于基本保本或者略亏的状况。

  根据TCL集团递交给香港联交所的财务简报显示,TCL集团去年两家上市公司一共亏损了22.07亿港币,其中TCL通讯去年一共亏损了16.08亿港币,扩大769%。TCL多媒体更是转盈为亏,2005年共亏损5.99亿港币,2006年**季度亏损额更是扩大近2倍。

  2005年底,为扭转巨亏的局面,TCL集团总部**开始大规模裁员,幅度高达30%。

  2006年初, TTE也随之开始大裁员,TTE总部裁员**高幅度曾达到58%,TTE中国业务中心平均裁员幅度达到30%,裁员人数超过500人。在这一大裁员过程中,李东生发表了《鹰的重生》,为TCL集团裁员和重大调整在社会舆论上鸣锣开道,寻求托辞。TCL集团内困的危机开始显现。与此同时,TCL集团高层也在大换血,大批元老级人物纷纷请辞。

  2006年6月,TCL集团发出公告,曾担任TCL集团董事及首席运营官职务的袁信成和担任TCL集团董事及高级副总裁、TTE公司执行董事长职务的胡秋生请辞,李东生重新站到集团公司的前台,担任了TCL集团董事长及首席运营官职务,兼任了TTE公司执行董事长职务。

  李东生重出江湖的背景是:TCL集团去年两家上市公司一共亏损了22.07亿港币,其中TCL通讯去年一共亏损了16.08亿港币,扩大769%。TCL多媒体更是转盈为亏,2005年共亏损5.99亿港币,2006年**季度亏损额更是扩大近2倍。李东生为此还发布了厚道的罪己诏:痛定思痛,李东生总结了公司前进道路上的三条教训:“1、没有坚决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2、没有坚决制止一些主管在一个小团体里面形成和推行与集团愿景、价值观不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3、没有营造良好的培养干部成长的企业环境。”

  据香港《明报财经》报道,截止到2006年9月,TCL集团欧洲业务亏损已经超过20亿港元。为阻止亏损扩大,TCL集团控股子公司TCL多媒体及TCL多媒体全资子公司TTE、TTE欧洲公司,与汤姆逊集团达成一项谅解协议,促成TCL欧洲彩电业务的重组,全面停止其在欧洲的彩电销售和营销活动,而改为OEM模式。

  2006年10月,TCL集团发布中报,TCL多媒体欧洲业务巨亏7.38港元,且到年底扭亏无望。随后,TCL集团第三季度报告之后,随之再度发布其补充公告,称TCL集团于2006年10月21日披露了其2006年业绩预告公告,称上半年巨亏7.38亿元,因此预计全年业绩将继续亏损,明年其将戴帽“ST”。根据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如TCL集团2006年业绩继续出现亏损,其股票将面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

  TCL集团在解释亏损原因时称,上半年TCL多媒体(TMT)在欧洲市场经营出现7.63亿元亏损,又为欧洲业务做出大额损失拨备8.31亿元,共计亏损15.9亿元,按持股比例,TCL集团分摊其中6.18亿元亏损,这是TCL集团亏损的主要原因。

  2006年10月27日,TCL集团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近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公司符合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条件的议案》,将定向发行募集资金10.5亿元。对于募资用途,公告指出,其中不超过人民币6.5亿元向公司控股的TCL多媒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增加投资;不超过1.5亿元向公司全资持有的惠州TCL电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TCL电脑)增加投资;剩余的2.5亿元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2006年10月31日,在收购法国汤姆逊的彩电业务两年后,不堪重负的TCL集团(000100)终于选择了“退出”。TCL集团的公告称,将结束TCL品牌彩电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未来业务转向OEM,以加速扭亏。TCL集团称,重组涉及的现金需求预计约为9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0多亿元,该费用部分将由汤姆逊集团根据协议提供的资金解决、部分由变现欧洲业务既有资产等解决。根据初步预测,本次重组对欧洲业务的损益影响不大。 

  TCL手机业务同样处在转折关头: 2004年TCL收购阿尔卡特后,2005年手机亏损达16亿元,到今年**季度已将亏损减小到7000余万元,第二季度已实现盈利,比当初预期18个月扭亏计划提前3个月完成,TCL手机已度过**艰难的时刻。

  2006年11月,TCL多媒体(1070.HK)公布10月份营运数据, 彩电销量169.77万台, 较去年同期跌20%。另外, TCL通讯(2618.HK)公布, 10月份手机销量116.54万部, 较上月跌1.6%。

  深刻反思亏损原因及给TCL的九大忠告

  TCL集团在解释欧洲彩电业务亏损时,称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欧洲的管理团队没有能在技术和市场转变时做出有效的调整和管理,对欧洲业务的重组计划推进迟缓;二是对欧洲市场彩电转型的速度估计不足,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可笔者认为此解释不充分,没有完全说明TCL集团巨亏的真正原因。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1981年到2004年,经过23年的高速发展,TCL集团走得非常顺利,没有经历过重大的企业危机。而2005到2006年这两年来在进军国际化过程中暴露出来巨额亏损的严重局面,以致于使TCL集团面临被ST的风险,依笔者长期的观察则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

  从总的来看,探究TCL集团的国际化之路,不难发现,准备不充分、对国际市场不熟悉,文化背景差异,经营上的失误等,使得TCL集团自并购伊始即陷入泥潭,巨额亏损始终相伴左右。尽管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内,TCL集团数次修改其国际化的策略和经营思路,但整体“准备”不足导致国际化道路充满坎坷。

  现将这些巨亏的深刻原因一一剖析,并给TCL提出九大忠告,以帮助其迅速摆脱困境,尽快做大做强。

  忠告一. 快速组建一个真正稳定的、具有活力和国际化背景的领导集体。

  多年来,尽管TCL集团发展迅速,可其总部至今还没有形成真正稳定的、具有活力和国际化背景的领导集体。由于过往以来,整个TCL集团发展过于神速,在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致命的漏洞,比如在TCL集团层面,一直没有培养出像联想集团那样稳定的、具有活力和国际化背景的年轻的管理团队。那些当年在彩电和手机领域颇有建树的领军人物如胡秋生、袁信成、万明坚等的纷纷辞职或“下课”,为数不多的有着国际化职业背景的吴士宏女士、任健先生等也早已“好鸟择良木”,这些重量级人物与TCL集团的“离异”给其各个产业的快速发展造成巨大损失,高层管理人才显示出青黄不接的不良现象。TCL集团要想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走得更好,走得更稳,就应该在其层面的管理团队上下足工夫,在短期内迅速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和战斗力的国际化高层管理团队。

  忠告二. TCL集团财务状况异常严峻,稍有不慎则有被戴冒ST的退市风险。

  卡尔·波普尔在自传《无尽的探索》中,曾描述过一个危机强化的机制:“有一个使一个人越陷越深的机制:一个人一旦在次要的问题上牺性了自己理智的良心,他就不愿意轻易放弃它,他总希望用进一步的投入来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一如在亏损之后急于投入资金以求赚回。” TCL集团正在遭遇了这样一个危机越陷越深的机制。

  从近六年TCL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情况来看,200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78亿元,200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69亿元,200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1.17亿元,2003年共实现销售收入393亿元,实现净利润16.31亿元;2004年共实现销售收入553亿元,实现净利润7.6亿元;2005年共实现销售收入493亿元,共亏损21.9亿元;2006年上半年,共亏损17.8亿元(包括重组费的10多亿元)。

  尤其是从这两年TCL集团在财务运营和巨亏的统计数据来看,TCL集团的亏损额已超过39亿元,并已向国家发展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借款高达140亿元人民币,财务已严重资不抵债,更有甚者,如果欧洲重组不顺利,明年TCL集团将为此付出高达20亿元的费用,不仅如此,TCL集团整体上市三周年——2007年1月29日已经日益临近,面临戴帽ST的巨大风险。如果TCL集团被戴帽ST,将会受到来自股东和全球媒体质疑的巨大压力,到时其融资将更加困难,那对整个TCL集团来说将是灾难性的,将会产生多骨米诺效应,届时整个局面将无法控制。

  所以目前对TCL集团来说必须分秒必争地实现扭亏,否则后果将难以设想。

  忠告三.努力抓住当前全球产业转型和变革的市场机遇。

  从彩电业来说,2004年,当平板电视时代的浪潮席卷全球时,TTE却还紧紧抓住DLP背投和CRT不放,像抓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又像下赌注一般,错失了形成以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为代表的平板电视规模经营。市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同行抓准平板电视商机大踏步追赶上来时,TTE才如梦方醒,奋起直追,但方法又不得力,在具体的产品营销概念整合上,表现得非常不专业和不了解中国的消费市场。如目前TCL液晶电视的营销概念是“炫生活”,“炫生活”“炫”得顾客头晕目眩,弄不清真正的含义,倒不如创维液晶电视“健康液晶专家”概念来得直接,容易被老百姓接, 受。目前,中国消费者真正追求“炫生活”的是哪一群人?他们有没有真正的消费实力?TCL集团并没有研究透彻。在这点上国外企业的三星和LG,国内企业的海信、创维和厦华在平板电视方面的成功做法值得TCL集团好好参考和借鉴。此外,过分注重产品外观,如目前正在市场上推出的银狐、薄典、炫舞、炫律等液晶电视,而忽略了产品品质的提升,又是TCL集团产品致命的软肋。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由于全国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标准化的成套家居家电产品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海尔整体成套家居和厨房推广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TCL集团在这方面好像还没有相应的举措,这将会又失去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从手机行业来说,2004年,当全球彩屏手机在全球发展迅速时,TCL没有抓住;而当前正是多媒体音乐手机在全球市场蓬勃发展之时,也没有完全抓住多媒体音乐手机蓬勃发展的市场机遇,而却深陷于巨亏的泥潭几乎不能自拔。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