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陈瑞福:央视背后的“灯光大腕”(上)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6-12-15 09:48:18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陈瑞福,北京星光影视设备集团公司董事长    国内**的专家和MBA为何死心塌地地追随着陈瑞福这位农民企业家?  在影视

陈瑞福,北京星光影视设备集团公司董事长      国内**的专家和MBA为何死心塌地地追随着陈瑞福这位农民企业家?

  在影视灯光行业,星光集团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在天安门广场举办的迎香港回归等重大活动等,也都采用了星光的专业灯光产品。2003年,星光集团经济收入高达7.2亿,2004年预计达到9亿。可谁能想到,星光集团董事长陈瑞福,20年前只是京郊大兴县一个既不懂技术、又无资金的农民?

  陈瑞福在做企业的前十几年苦苦摸索,很不顺利。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采取了特别的市场策略,经营中采取了一些简单但有效的用人方法和管理方法,这个经营电视台、电影厂灯光产品及灯光工程的影视灯光专业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四顾茅庐请专家

  198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老三届初中毕业生陈瑞福了解到照相馆急需照相**灯具,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和设备,他依靠手工作坊敲敲打打,开始了简单的灯具加工。1984年前后,彩色照相技术在国内快速兴起。刚刚生产出黑白灯具的星光照相器材厂,一下子面临更新换代的挑战。

  与此同时,北京电光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铭研制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新型电影、电视照明灯具。这种灯具不但适用于彩色照相,同时适用于电影彩色电视照明。当时,电视技术正在由黑白向彩色转轨。陈瑞福了解到这个信息后,敏感地意识到:如果能请到这位专家,星光的生存与发展就有了希望。

  费尽周折,陈瑞福才找到赵铭的家,但赵铭根本看不起这个农民厂长,更不相信这个京郊农村小厂能应用他先进的发明创造。吃了三次闭门羹,陈瑞福并没放弃。当他第四次厚着脸皮敲开赵家的门时,赵铭故意拿出一个进口灯考他:“这个你多长时间才能生产出来?”陈瑞福自信地说:“3个月。”但在赵铭看来,陈瑞福3年也未必能生产出来。

  陈瑞福很快摸准了赵铭的心理需求:关键是把他的发明生产成产品。事实上,陈根本没能力做那个进口灯具,但他回家后想了个障眼法:自己做个灯的外壳,把赵铭给的样灯里的核心部件拆下来,装到自己做的样壳里。这一“蒙”果然让赵铭相信陈瑞福真有生产能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答应和陈瑞福合作。

  这位灯光专家不但给星光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把陈瑞福推到了灯光专业历史舞台的前沿。1988年开始,星光每年都有新产品问世。20年后的今天,赵铭也成为集团的高层管理者。

  “一个企业催化了一个专业”

  1989年,陈瑞福深感专业知识缺乏,脱产到北京广播学院学习。这次学习,除了专业知识的提升外,也给陈瑞福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他的同学大多是各省市电视台的领导。这种同学关系为陈瑞福日后开拓市场积累了宝贵的人脉。

  1993年,星光集团规模仍不大,销售收入累计只有几千万元,办了10年企业的陈瑞福依然处于探索之中。也正是1993年,陈瑞福做出了一个能决定星光后来10年发展命运的特别举措:由星光投资100万元,在全国影视行业的**高学府——北京广播学院创立“星光影视灯光专业”,培养灯光人才。 影视照明灯光专业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高度普及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也是一门专业艺术,当时,中国在此方面没有形成系统教育理论,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灯光人员都是依靠经验布光。陈瑞福联合北广设立的“星光影视灯光专业”,是中国**个灯光专业,在当时被认为是“(星光)一个企业催化了一个专业”。

  陈瑞福当时的想法是:灯光专业在为星光培养人才的同时,要在影视行业中占据一块领地,让将来从事灯光专业的技术人员了解星光,熟悉星光,通过专业灯光人才来培育市场。同时,弥补国内灯光专业空白,能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社会美誉度。

推荐阅读

更多>>

灯具 灯光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