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家电销售增长点:从渠道驱动到战略打造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6-12-14 18:37:42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从笔者进入家电行业的**天起,就经常听到一些老前辈谈到家电企业都是营销导向型企业,而选择营销契入方式时,都先会采取渠

  从笔者进入家电行业的**天起,就经常听到一些老前辈谈到家电企业都是营销导向型企业,而选择营销契入方式时,都先会采取渠道驱动模式,所以在那时候,我就明白家电业其渠道的重要性。    家电业的渠道发展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时,产品供不应求,各百货大楼、五交化公司都派采购员到厂家取货,后来发展到一些夫妻店的批发与小额代理,再到90年代初上升到大户代理制,直至90年代末各厂家自建渠道,再到2000年后,代理商强大后采取的职业化代理制,发展到现在大型连锁专业家电卖场的产生。可以说家电业的渠道模式,随着市场的变化,其变革一直没有停止过。家电渠道时刻都充满着变数,可见其在家电企业的重要性,因为每个厂家都在不同的渠道模式中寻找利于自己的渠道模式。    综观目前家电业的主流渠道模式无非就是四个模式外加一个组合拳。    一、松散的层级区域代理制    现今成功的家电企业往往都依靠过这种层级区域代理制,这种渠道可以说是占着家电行业渠道的主体。但现在其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反而可能由于渠道老化成为竞争中的劣势。因为家电企业以往采用大区域、大片区代销商体制,建立起典型的金字塔式经销体系,在这些大区域代销商的发展不能与企业预期发展计划同步,滞后于企业发展要求时,就会形成制约力量。此外,这种典型的金字塔式经销体系会导致终端销售价格控制不佳,尽管企业推出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但由于经销商惟利是图的操作,可能因此损失产品竞争力。所以这种模式下就会经常会出现终端价格居高不下,导致产品在终端销售中缺乏竞争力,**终影响到销量提升。    二、控制渠道的自建渠道模式    纵观很多家电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采用**种渠道模式之后,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加深了对渠道的控制和指引,设立了大量分公司和办事处,对产品的流量、流速和流向进行控制。所以90年代末,家电企业都提出了渠道管理,“决胜终端”,并身体力行,将分公司、办事处开到了二三级市场,派驻大量营销人员管理渠道和建设终端。比如一些二三级城市,也有厂家的办事处存在。但是,只要厂商与经销商的合作一天没有终止,就一天不可能控制渠道,将利益的主动权**大限度地抓在手里。而且,虽然“自建渠道模式”攻城略地成效不小,销售业绩有所上升,但由此而付出的人力物力等成本,以及与代理商上的争端,却成了企业沉重的包袱。    三、厂商结盟,成为“利益共同体”    这种渠道模式的诞生是源于家电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利润空间缩小,所以厂商的关系也从早期的政策利益争夺、调控、分配为主,而转变过来的,为了寻求合作的利益**大化而发展到的厂商利益捆绑,进行参股组建股份公司的渠道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厂商之间的人力物力重叠以及厂商争端,能促成厂商共同把一品牌在各区域做大做强。但任何一种模式伴随着竞争态势的发展,都必然会形成黑洞现象,因为厂商的彼此目的不同,所以这种利益共同点就会面临现在的新态势挑战,厂家考虑是企业的长远发展,商家永远是追求利益**大化。为此,近期家电业才会产生运用此种模式**成功的格力敢挑战国美的争端,因为如果选择国美就损失了很多代理商的利益,而不选择国美就将失去了其销售额甚至空调霸主的地位,而为此带来的也将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四、大型连锁专业家电卖场    连锁专业家电卖场对于每一个现今的营销人既头痛又要面对着它,虽然它符合“术业有专攻”的特点,也使家电生产企业在淡化零售环节,把销售工作交给专业化、社会化的家电流通企业来做。从理论上讲,这的确是一条**的发展道路,但是现今家电企业的忧虑也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流通领域还不够强大,所以国美、苏宁等大鳄一时也难以将触角伸入三级市场或农村市场———这可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啊!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