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80后营销人 成功线路图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6-10-24 09:34:59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古人用靛青比喻那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后起之秀,而用蓝草比喻他们的导师和前辈。诚然,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古人用靛青比喻那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后起之秀,而用蓝草比喻他们的导师和前辈。        诚然,80后的营销人(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营销人)“后生可畏”,不一定不如前辈,年轻营销人的勇气、激情和干劲令他们的前辈拍案叫绝。但是,相对与70、60年代营销“前辈”来讲这群后起之秀仍显得经验不足,心急气躁,无论在做人、做事还是在与人交往中都存有缺憾。        今天,笔者借世界营销评论(mkt.icxo.com)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的寓意用在鼓励“80后青年营销人”身上,希望他们清醒的认识自己,冷静分析自我优势和劣势,戒骄戒躁,在前辈的带领和管理下,力争在成长历程中步步为营,事业突飞猛进,业绩越做越大,为实现自我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有意识磨练自己的德行操守,逐渐赶超70甚至60年代老营销人。        本文针对80后的营销人固有的优势和劣势,笔者结合自己和其他无数成功营销前辈的市场拼杀经验,开出六大处方,希望能帮助年轻营销人少走弯路,让自己早日为理想插上丰满“羽翼”,在营销道路上大展手脚。        优势一:骨子里敬佩成功者,并渴望进步,会主动学习理论知识        劣势一:说的、想的比做的多,缺乏吃苦精神        处方一:做行动上的巨人而非言语上的自大狂        在业内众所周知,每个成功的营销人士都是经过多年的营销实践、艰辛的磨练才**终走向成功彼岸,他们今日的辉煌完全是建立在“实操”、“行动”和“业绩”上,而不是靠“关起门来喝茶闲聊”轻松获得的;也不是坐在大学课堂上,“两耳不闻天下事”简单取得的,实干的营销人都信奉:光说不练假把势,说比做易,做比说强!。         80后的营销人,大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志高气傲,个人英雄主义过强,团队能力差,心态欠端正,过于浮躁,职业精神匮乏,管理起来的确不易。艰苦销售之路走过来的管理者提醒那些压力一大就不想干,不知道珍惜职业机会的新手,**要“做”起来,义无返顾的“做”,持之以恒的“做”,无论面临的困难有多大。          不管是从“名人传记”中获得还是从“身边”亲眼所闻,那些成功营销人很少夸夸其谈,他们情愿把更多的精力、时间用在具体的、实际的营销工作中,骨子里讨厌那些开口闭口空谈理论、不切实际的所谓“专家”“学者”的言论,市场业绩的取得,**的因素是“行动”而非“言论”。          相比之下,80营销人似乎青睐一些匮乏市场体验的权威“实战真经”,并把它们视为绝世“秘籍”,他们信仰理想化,脱离实际的“理论”,自己实践太少,这样只会越弄越糟。因此,年轻营销人必须改掉这种妄想不劳而获的思想流毒,多实践,多吃苦,多做事,少做梦。          当然,作为管理者,有责任引导那些崇尚创新思想的80后营销人走到理性的营销道路上来,带领他们将自己融入到当地国情中,然后尽力找出合适的对策去做市场,帮助他们干净利落的完成销售业绩;他们或许言语表达能力不强,但管理者可以鼓励他们去实践、去体验,而不能让很多青年人整日空想,却忘记了手脚的存在,这样下去,再好的方案也因为不能付之行动,得不到有力的执行而夭折。          管理者面对网络直销、终端促销、事件营销、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也不是要求每个80后营销人的思维指引下的行动每次都走在别人面前,但总要有所实践;也不一定每次都取得很好的“战绩”,但新人只有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往往才能成为**后的胜利者。          “行胜于言”,80营销人要努力培养这种心态,更要将“行动”坚持下去。这是劣势变优势的必经之路。 

  优势二:能在经验丰富的主管前辈带领和管理说服下,清晰认识沟通缺陷        劣势二:不愿意和意见客户过多沟通、交流,致使好多机会付之东流        处方二:做事,沟通应先行         经验丰富的老营销人都有体会:沟通的重要性,并能身体力行。           在营销领域,无论是客户,还是终端消费者,无疑都潜在着一种迫切需要与厂家、商家沟通交流的渴望,以期进一步被产品企业了解自身的想法、建议和反馈。而营销人的聆听、沟通恰恰可以满足客户、消费者的这种需求。          80后的营销人也许都会犯不愿意和“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辈客户交流的诟病,致使好多机会付之东流,也一定程度上给企业、产品的品牌度,美誉度留下不可小视的硬伤。聪明的营销人会经常与自己的客户进行电话联系或面谈,仔细聆听客户的抱怨、诉说,并不失时机的插入一些评论,赞同客户的观点,认可他们的价值,尊重他们,通过这种“聆听”、“沟通”,客户心中的抱怨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营销人的认同,并高兴自己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宿”,**终合作进一步得以维系。            经验丰富的营销人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具有宽广的胸怀,宽以待人,严于律己,遇事戒骄戒躁,沉着应战的优良作风。很长一段时间,笔者在从事营销工作中,遇到客源不满的情况,每到这个时候,总会认真旁听客户的抱怨,而不是立刻反问或者应对;等待消费者抱怨完后,笔者再适时的进行一些解释,提出相对满意的补救措施,同时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把出现双方扯皮的**敏感**核心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冷静找出一个令大家都相对承受得起的方案,解决掉,以自己的诚意换来客人的再次信任,进而巩固了老客户,维系了长远合作的意愿关系,减少不必要“仇家结怨”情况的出现。          80后的营销人多半败在“沟通”上,分歧出现,毛手毛脚的年轻人经验不足,碍于情面死守原则不放,不肯对消费者作出半点让路,也不能很好的聆听和作出规劝,沟通不到位,使情况进一步恶劣化,**后弄的个不欢而散。事实上,出现的大部分分歧根源在“沟通”上,80营销人要学会与人沟通,尤其是与长者间的沟通,即要做到有礼有节又要机警主动。无疑,学会沟通是80后营销人需要向前辈虚心求教的一门重要主修课。 

 优势三:喜爱学习新知识,精力充沛,激情高涨        劣势三:不过24小时,学无得法,盲目、盲从、盲上马……        处方三: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充实自我        可喜的是,80后的营销人大都是一群能掌控自己命运的人,他们也能认识到自己部分不足与缺陷,渴望加以改进,不断提升自我,但是方法却存有失当之处,走了不少弯路。        比如学的东西太偏太杂,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拿来一看,而且激情不过24小时,不能将学习永恒的持续下去,今天觉得日语蛮流行就狂读“平甲名、片甲名”,明天刮“韩流”又将日语放下来,去狂热的学习“韩语”,反反复复……结果是既对自己从事的营销事业没有帮助,又落得个一事无成。          每位经验丰富的成功管理者,他们的学习观大同小异,其实在过去的营销生涯里他们都经历了以下3个学习阶段,来充实自己:          **、通过网络、高校或选择自修来接触各种新的营销理论、营销策略,从理论层次来提高自我,充实自我。          第二、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接触其他知识,包括与市场营销相关的财务、管理、人事以及感兴趣的东西,全方位、多角度提高综合素质,做复合型多面手,这便是与普通人的**大不同。         第三、不断的将营销理论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理论融入实践,从实践中提升理论,用深化后的理论知识再来指导具体的实践工作,持之以恒,从而不断鞭策自己前行。        值得每位80后的营销人学习的是,管理者不但能够自我充实,更能起到示范作用,带领他的战友一起提高,共同进步。当然,管理者还有许多其他心态,包括永远积极主动学他喜欢的东西、不怕困难、乐观主义心态等等,他们的成功心态值得每位80后的营销人借鉴和学习。

   优势四:本质上胸怀宽广,渴望做出惊人销售业绩,渴望和团队一同进步        劣势四:小视事务性工作,眼高手低,认为出业绩**重要,心理也很矛盾        处方四:为团队奉献才智和力量,主动为团队分忧        管理者或许都看到过,许多80后的销售人员,只盯着自己的销售业绩,团队中的许多事务性工作视而不见,甚至有时主管安排自己做的分内事情都勉强的应付门差了事,有时也做了,但常跟主管讨价还价,这样的销售人员只对钱有感情,而对工作,对所在的团队没有感情。试想自己对企业组织都没有感情和付出,企业组织能给你什么回报呢?        借此给年轻的营销人五点规劝:1、做事投入,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获取大家的信任,广结人缘;2、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斤斤计较,有意识练就自我的团队服务意识;3、从身边小事、琐事做起,培养团队的荣誉感;4、平时有准备的在主管面前创造提升自己的机会,用行动获得上司的欣赏,有了提干的机会才有锻炼自己管理事务性工作能力的机会。5、多组织几次团队销售的活动,增强销售人员的集团作战能力,提升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增进队员的友谊。        做到这些,让管理者和老员工觉得80后的营销人其实并不是自私、自利的一群怪人,获取他们的欣赏,接下来的路才越走越宽敞。这样也同时获得付出时间和智慧后的果实,体现一名新营销人**起码的素养。 

  优势五:脑筋活,有解决问题的较高技能        劣势五:耍小聪明,面对两难境地常常选择躲避,游戏自己,游戏人生        处方五:善意提交问题和建议,拒绝喋喋不休的抱怨        即便是赫赫有名的公司和其主导产品也都不可能**无缺。        因此,面临公司日益成长,问题不断出现,而解决问题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则是靠公司里的许多员工积极的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抱怨。有些员工包括80后富有朝气和天才思想的营销人。        问题症结在于,很多80后的营销人之所以不愿把自己从客户哪里得到的咨询意见总结分析出来,很大程度上自认为这些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甚至会黑暗地认为,自己的管理者会窃取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据为己有,转眼到更高级的主管汇报了,于是情愿选择逃避,不把有建设的东西说出来。这种情况尤其在那些书读得比较多,爱耍“小聪明”80后的营销人身上体现更趋于明显。        遇到这种情况,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及时给他们做心理上的疏通工作,管人管到位,只有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才能打通大家的情感脉络,获得效绩。比如,可以劝说他们,要知道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及时准确向上上报信息,总结分析汇报工作是他们**起码的工作职责。何况只要你是一块金子总有在煤层中发光的机会,任何人都掩饰不住你的光芒和荣耀,为何要怕这怕那的呢?至于主管如何处理和对待下属的劳动和智慧者的员工,那是主管的个人行为,而不代表所有领导的行为和举动,从长远的眼光考察看来,对自己不构成任何损失,个别主管的偏激或善意的举措可能反而成就了自己。记住,世间的任何机遇、好事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欲留着的。话说到心理面,青年人自然会领域到管理者的良苦用心,自然乐意为公司和团队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优势六:可塑性强,知错易改        劣势六:意志薄弱,职业道德意识尚未完全成熟        处方六:心态平和每一天        因营销人,直接接触客户或者合作方,而接触的这些人群都是与公司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关联方,当然也与自己的利益相关联,如果80后的营销人职业意识不强和职业道德欠缺的话,面对利益的诱惑会做出损害某一方利益的事情,包括损害自己的企业、损害客户、损害合作方的利益,当然**终自己的利益也会受损。        所以作为管理者,必须警惕上述情况的发生,要对80后的营销人注入强大的免疫针剂,教导他们每天拥有一颗平常心,公正公平的做事,不损人利己。年轻的营销人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千方百计把产品销售出去,好拿提成奖励是要求进步的表现,本无可厚非。至于客户是否是自己产品的忠实用户则考虑很少,认为只要获利就大功告成了。这一点一定程度上沾染了部分老营销人的陋习,对客户施行掠夺式开发政策。长远看来这样做,对自己,对消费者,对公司都没有好处,应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80后的营销人前途是好是坏,全系管理者手里!

 

推荐阅读

更多>>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