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专家呼吁:尽快建立纳米材料安全评估体系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6-10-12 09:03:02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纳米材料已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体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将越来越多,因此关于纳米材料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纳米材料已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体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将越来越多,因此关于纳米材料对有机体、环境及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也逐渐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近日,在以“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估”为主题的东方科技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为纳米安全出谋划策。科学家们认为,物质达到纳米尺度后,包括毒性在内的理化特性发生变化,已不是显微镜等传统手段能把关的,因此必须加强“纳米毒理学”研究,尽快建立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估体系。     据美国国家纳米技术计划(NNI)预测,到2010年全球范围内对纳米及相关材料的需求将超过100亿美元,2015年全球纳米科技将拥有1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目前尽管对于纳米材料是否影响人体健康还没有非常明确的定论,但已有的一些研究证据都表明纳米材料的确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性,可诱导细胞的死亡以及改变基因的表达等。鉴于这些原因,在2003~2004年间,Science、Nature等杂志连续发表系列文章对于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及纳米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提出警告,提醒人们在科技发展的同时要注意负面问题。      “但仅凭这就说纳米材料是洪水猛兽也是杞人忧天,”美国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高通量部实验室负责人陈帆青教授解释说,“只要建立全面评估体系,找出毒性所在,就能通过诸多手段对毒性进行防护,甚至还可以将毒性反作用于医学。”     据陈帆青介绍,纳米材料的毒性,主要来源于材料在变成纳米级过程中物理、化学等性质发生的变化。比如,稳定性增强的纳米物质,用于人体表面或者被人体吸收后不易被降解,长期积聚体内会影响健康。     要预防纳米的毒性,就必须从体内和体外共同研究,建立全面的评估体系。据悉,纳米材料的体外研究方法,目前主要是应用3D细胞培养系统,模拟细胞在组织内部的环境,对纳米材料的毒性进行观察。而在体内研究方面,国内主要是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纳米材料对机体的影响。此外,纳米材料的毒性还可以被利用,反过来造福人类。比如,纳米材料毒性的表现之一,就是会杀死细胞。未来医学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借助技术手段让纳米材料消灭癌细胞。     世界各国在抢占纳米科技制高点的同时,对纳米科技的生物安全性及危险度评价研究的关注程度也迅速提高,美国、欧盟、日本纷纷斥巨资展开纳米安全性的研究。英国政府委托英国皇家学会与英国皇家工程学院对纳米生物环境效应问题进行调研,结论是建议英国政府成立专门研究纳米生物环境效应与安全性的研究中心(年预算1100万美元)。2005年美国政府在没有预算的情况下,增拨专款4000万美元启动了纳米生物效应的研究工作。而NNI更是将总预算的11%投入纳米健康与环境的研究。这些研究**终将会影响到世界各国对于纳米产品生产标准制定、进出口贸易标准制定等,无疑对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同类产品的生产、进出口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制约。     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十分迅速,纳米生物安全领域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虽然经费投入难以跟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然而我国已经逐渐认识到纳米生物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已将其列入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经济学家梁微教授指出,如果不能明确纳米产品中存在的真实危害,纳米在公众心目中的负面形象就会被无限放大。她建议我国应加紧建立有关防范纳米毒性的法律法规和生产标准,“这不但对消费者有利,也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出口”。因为我国如果在这一领域落后于欧美国家,就可能导致很多纳米产品因不符“国际标准”而遭遇出口壁垒。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赵建龙教授认为,目前对纳米材料的潜在毒性及人群接触的资料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危害认定和危险度评价的要求。纳米材料的多样性及其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危害认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和接触评定的难度。对微小而不被肉眼所见的纳米颗粒,安全性能测试是件高难度的事。显微镜管不了它,传统的毒理学试验和化学物危险度评价的方法不完全适合它,这是目前**伤脑筋的事。各国科学家都在创建相关数据库,以期早日找到安全标准。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切实可行的纳米材料的评估体系势在必行。他们呼吁政府采取必要措施,加大投入,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可对各种纳米材料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估的综合体系。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