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记者应邀出席了上海佳乐美木业有限公司签约**影星张国立的新闻发布会,这是记者今年以来参加的第N次类似会议。在感叹中国地板行业愈来愈精彩之余,记者将**近几个月来大力进行品牌运作的企业梳理了一遍,发现其中有不少品牌以前包括现在出口市场做得都不错,比如上海美丽岛、常州洛基、欧太、中鑫、凯莱、玉兰等。而近日记者走访另外几家地板出口大户如贝尔、东家、傲胜时,这些企业也毫无例外地宣称,近期将会加大国内市场品牌建设力度,**不会放弃国内市场!前几年,不少国内地板企业依靠其敏锐的商业嗅觉,抓住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巨大商机,依靠出口迅速将企业做大做强,事实上,目前国内每月出口量在一两百个集装箱的地板企业并不鲜见。那么,为什么这些企业又不约而同地将眼光转向国内市场呢?出口市场变数加大出口订单大、品种少、管理成本低,抓住一两个外销大订单,企业就能迅速做大做强,这种思路目前在国内地板行业中还比较盛行。这导致了做出口的企业越来越多,竞争加剧,企业盲目杀价、低质低价恶性竞争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1、反倾销、反补贴缺乏品牌支持,又没有掌握真正的销售渠道,仅仅依靠价格低廉打天下的中国地板企业,在得到大量外贸订单的同时也遭到欧美地板企业的强力打压:加拿大边境服务署(CBSA)日前宣布,经过对我国复合木地板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再调查,核定中国地板企业反倾销税率为30%,加权平均补贴量为3.54%。虽然很庆幸这次反倾销税率尚在中国企业承受范围之内,但是其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却非同一般,该裁定极有可能会被其他国家所效仿,引发国际连锁反应。2、锁扣专利问题去年7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接受了荷兰Unilin公司、爱尔兰地板工业公司和美国Unilin北卡罗来纳地板公司3家企业专利侵权申诉,正式发起对强化木地板的337调查。该调查现已进行了近一年时间,中国地板企业先后耗费了数百万美元,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应诉,但还要等到7月3日才会有初步的裁判结果。美国是中国木地板进口的主要国家之一,每年该类木地板出口美国金额高达数亿美元,假如该判决对中国企业不利,不仅中国地板进入美国市场受阻,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也会产生骨牌效应,甚至中国市场也很难保全。锁扣专利是近几年来**让中国地板企业闹心的头痛问题,但地板生产还并不仅仅只涉及锁扣这一项专利问题,地板花色、静音技术、低甲醛(EO)技术、抗菌技术等,都会涉及专利问题。3、人民币升值中国地板物美价廉,这是中国地板毋庸置疑的核心竞争力,不过,由于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人民币升值的话题越来越热。去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从即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2%。从目前情况看,人民币仍然面临着强大的升值压力,虽然人民币大幅升值、快速升值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中国地板出口本身的利润就十分微薄,对于在国际贸易中仍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地板企业来讲,人民币持续小幅上扬,必然会挤压原本就微薄的产品利润,并降低地板企业、产品的竞争力。4、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木地板项目属资源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加上中国木材资源本身比较匮乏,木材供应日趋紧张,因此,早在前几年,国家已经取消了实木地板的出口退税。对于实木复合和强化木地板来讲,虽然其木材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但由于国内企业的无序竞争,出口价位屡创新低,不少企业更是将国家出口退税部分列为主要利润来源。日前,国税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政策处明确表示,近期将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进行全面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额度将会提高,而“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退税额度将会降低。综合各方面情况看,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极有可能涉及到木地板项目。国内市场蕴藏巨大商业机会去年,联想投资欲向国内某地板企业注资,其负责人曾就地板行业的状况等问题和记者约谈。其间,该负责人提出,中国地板行业的利润率还是相当高的。记者由于每天和地板企业泡在一起,关于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话题听得多了,当行业外人士通过财务分析,证明地板行业利润率远高于家电、电脑等行业时,记者也不禁感叹,地板行业还真的大有可为!国内市场需求旺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7-8%;年新增人口1100-1200万,新增购买力630-650亿元;富裕人群快速增加。专家估计,中国今后十年内,年收入1.2万美元以上的富裕人群将会有1.5亿人之多;城镇化建设,中国每年有2000万至5000万农民要成为城镇居民;房地产开发,今后十年,中国将年递增10亿平方米房屋面积。因此,中国地板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可观,特别是强化木地板,在国内二、三线城市方兴未艾,或有井喷之势。1、市场分散现在的中国地板市场,市场份额极为分散,大企业市场份额不大,中小企业市场份额不小,普遍认可的数字是中国**大的地板企业年销量不超过国内总量的10%,因此,中国地板行业整体虽然庞大,但单体规模仍然较小。国内一线品牌在相当多的二、三线城市并未取得**的强势地位,相反,在很多地区,对地板品牌的认知度还相当低。2、市场机会:后来者居上新产品开发,虽然大品牌、老品牌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储备,对新产品开发也日益重视,但考虑到规模效益,其对小批量、个性化、时尚化产品其实很难热衷,比如真木纹、模压V型槽类强化木地板,市场需求量极大,但一线品牌鲜有涉足。新营销模式创建,(稳定产品+国家**+明星代言+个性化新产品+优质终端)×优秀经销商=品牌+市场,大品牌、老品牌大都具备不错的现实条件,如**、名牌、**、优质经销队伍等,有品牌、有市场,但也存在相当多的弊端,如品牌运作、市场开发懈怠,忽视新产品开发、新型渠道建设等。品牌竞争再升级由于企业众多、低水平重复、同质化、产品供过于求等诸多原因,中国地板产业已经面临市场重新整合、行业重新洗牌的严酷现实。前两年,OEM出口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强化木地板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危机,同时也给了部分企业做大做强的机会。这些企业对出口市场蕴藏的风险、国内品牌市场巨大的市场机会已经有了充分认识,对国内市场开发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并累积了相当多的势能。这些企业的 “出口转内销”,必将使中国地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品牌竞争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