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2006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回顾与总结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6-07-02 09:53:23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2006年6月20日,宝钢与BHP就2006年度铁矿石价格达成协议,粉矿和块矿价格在2005年基础上上涨19%,随后宝钢
    2006年6月20日,宝钢与BHP就2006年度铁矿石价格达成协议,粉矿和块矿价格在2005年基础上上涨19%,随后宝钢与力拓(RIO TINTO)、CVRD达成了同样的协议。至此,经过了长达7个月的漫长时间,2006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终于落下大幕,宝钢是**后一个与BHP、力拓、CVRD达成协议的钢厂,在先前结束的一系列谈判中,韩国、日本等国钢厂都参照5月15日德国蒂森克虏伯与CVRD达成的协议,接受了供应商涨价19%的要求。综观整个2006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过程,历时7个月艰苦漫长的谈判,在27年谈判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由于中国自始自终活跃其间,又使2006年谈判与往年谈判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点,不论结果如何,2006年谈判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    2006年度铁矿石价格价格谈判进程表:

日期

事件

2005年11月下旬

2006年度矿石价格谈判启动,双方开始接触

2005年11月21日

钢协在济钢召开进口铁矿石工作会议,16家大钢厂参加

2005年12月10-20日

**轮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束

2006年1月12日

钢协在邯钢召开第二次进口铁矿石工作会议,16家大钢厂参加

2006年1月25日

第二轮铁矿石价格谈判破裂

2006月2月18日

第三轮铁矿石价格谈判破裂,宝钢上调第二季度钢材价格

2006年2月24日

BHP称第四轮铁矿石价格谈判将推迟到4月开始

2006年3月2日

商务部开始施行限制现货矿价格措施,以配合矿价谈判,到岸价格超过标准的,都将暂缓发放进口许可证

2006年3月-4月

澳洲对中国政府干预矿价谈判大为不满,商务部、钢协先后发表声明,中外媒体各种评论铺天盖地

2006年3月29日

CVRD公开向媒体透露涨价24%的愿望,招致中国钢协公开指责

2006年4月5日

CVRD发表声明回应中国钢协,双方分歧公开化

2006年4月2日

温家宝总理访问澳洲,中外媒体各种猜测,中国可能与澳洲达成10-12%的涨价协议

2006年4月5日

第四轮铁矿石价格谈判破裂

2006年4月7日

钢协在莱钢召开进口铁矿石工作扩大会议,70家钢厂参加

2006年4月28日

第五轮铁矿石价格谈判开始,CVRD威胁将长期合同下铁矿石转卖现货

2006年5月15日

CVRD与蒂森·克虏伯达成协议,2006年度粉矿价格上涨19%,球团矿价格下跌3%

2006年5月17日

CVRD与意大利里瓦钢铁、日本JFE,神户制铁协议,粉矿价格上涨19%,球团矿价格下跌3%

2006年5月18日

CVRD与浦项、hamersley与日本钢厂达成协议

2006年5月19日

钢协在北京召开进口铁矿石工作紧急会议,16家大钢厂参加

2006年5月19日

钢协发表声明,称蒂森的谈判结果不是基准价,谈判仍在继续

2006年5月19日

CVRD与米塔尔达成协议

2006年5月22日

hamersley与浦项达成协议

2006年5月23日

CVRD与台湾中钢达成协议

2006年5月24日

CVRD发出**后通牒,称中国必须在几天内接受涨价,否则将把原定销往中国的铁矿石转卖至其他国家

2006年5月29日

钢协在北京召开铁矿石工作会议,16家大钢厂参加

2006年6月7日

CVRD与Arcelor、Nucor达成协议,球团矿价格下跌3%

2006年6月20日

中国与BHP达成协议,接受19%涨价

    一、中国在谈判中仍然是个新兵。    自1981年**次谈判以来,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在27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国际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以财政年度为界限(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每年商谈一次,由主要国际钢铁企业和矿山企业进行一对一的多边谈判,**谈成的价格涨幅通常随后被其他钢铁企业和矿山企业接受,而拒绝接受**价格的矿山企业和钢铁企业只能在现货市场出售或购买矿石。由于日本和欧洲两大钢铁市场的存在,传统意义上年度铁矿石价格也有“欧洲价格”和“亚洲价格”之分,80年代大部分年份中,欧洲价格涨幅与亚洲价格涨幅都不相同,虽然通常相差不大,21世纪以后,欧洲和亚洲价格涨跌保持了同步。    中国2002年进口铁矿石突破1亿吨以后,到2003年的时候,“全球吸铁石”的绰号已经被封给了中国,因为矿业巨头们增加的产量,多数都被吸引到了这里。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初有89家钢铁生产企业会员的钢铁协会成立了铁矿石战略研究联合工作组,由占国内总产量55%的14家大钢厂组成。但中国并没有参与2003年谈判,只是采取了观望态度,并**终接受了日本确定的亚洲价格,涨价8.9%。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却被动接受日本的价格,14家大钢厂越来越不平衡了,于是他们决定选出一家企业,像新日铁代表日本钢铁企业一样,代表他们出去谈判,宝钢当仁不让的被推选为谈判代表。虽然宝钢2004年参加了谈判,但由于初来乍到情况不明,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因此中国真正介入价格谈判是从2005年开始,历史不过短短2年,而2005-2006年恰是国际铁矿石供需矛盾**突出的两年,并不能奢望中国创造奇迹。    二、中国是否对谈判过于自信?    必须认识到,价格谈判是世界**钢厂和矿业巨人之间的对话,参与谈判的钢厂影响力十分重要,产量排名世界前列的米塔尔(前身是荷兰LNM)、阿塞洛、新日铁、浦项制铁都在其列,宝钢产量位居世界第六,但仅是第二年正式参与谈判,中国其他钢厂产量都在前10名开外。中国进口铁矿石虽多,但长期合同下分额不过1亿多吨,仍然不及日本和欧盟。但近年中国钢铁业异军突起,2005年占据全球40%海运铁矿石贸易量,一时间傲视群雄,使国内部分业内人士出现自大情绪,抱着惟我独尊的态度看待价格谈判,如蒂森-克虏伯与CVRD确定**价格后,主张将蒂森-克虏伯排除在主流钢厂之外,不接受其谈判结果;或提出干脆停止与CVRD的长期合同贸易,这种沙文主义倾向,导致了媒体及一些不知情人士对形势的错误认识,也使国内舆论导向过于偏激。    事实上,蒂森和克虏伯一直是欧洲老牌钢厂,1999年合并之后产量占据欧洲**,目前仍是世界不锈钢生产的巨头之一,价格谈判体系形成以前,铁矿石年度价格都是由德国钢厂与CVRD确定的,1981年以后的价格谈判历史上,蒂森和克虏伯16次确定欧洲价格,其中7次是当年的**价格,而21世纪以后的7年中,6年**价格由欧洲确定,蒂森-克虏伯与欧洲市场的地位是无庸质疑的。而CVRD作为世界**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垄断了2005年海运铁矿石贸易的1/4,把持了21世纪以后所有7年的**价格。巴西低铝矿与澳洲高铝矿混合使用,是不少中国钢厂的配矿方法,决非印度矿所有代替,如果真的断绝与CVRD长期合同,在现货市场进行贸易,无疑将使中国进口铁矿石市场大乱,价格被炒高,吃亏的还是中国自己,如此意气用事,**多只是杀敌八千,自损一万,显然得不偿失。而如果说这次CVRD和蒂森-克虏伯确定19%涨价有什么“幕后交易”的话,只要没有违反国际贸易法,中国也无可奈何,一味指责更无济于事,不妨退一步思考,把自身的问题解决好。    可以发现,虽然由于中国强势的经济发展,进口铁矿石在全球总量占有巨大比重,2006年的谈判中世界各大钢厂都给予了中国充分的尊重,排名在宝钢之前的阿塞洛和新日铁都承诺不会率先结束谈判,但我们自己必须认识到,“话语权”不等于“定价权”,在谈判中,中国仍然只是个2年级新学生,能迅速融入谈判体系,得到广泛认可已是不小的进步了,仅凭借“大买家”的招牌,就要在2006年谈判中号令天下,未免有些勉强。因此,19%涨价的谈判结果出台后,打破谈判规则谋求“中国价格”基本上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了,中国是否应该适时的转变思路,谈判已经结束,19%涨价已是事实,不宜再与供应商针锋相对,剑拔弩张,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如何与供应商搞好关系,获得更多的长期合同分额;如何切实贯彻《产业政策》减低需求;是否要鼓励国内钢厂效仿日本走出去控制资源,以备2007年谈判。这里不妨引用一句古语:“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    三、中国与三大巨头互相高估对方,造成分歧无法统一    上文所说,中国在谈判中体现的自信,实际上来自于对国际铁矿石供需关于乐观的估计,大部分人都认为国际市场很快就会走向供过于求,因此在谈判之初中国就将论调停留在降价上,因此中国钢厂从心理上就不愿意接受10%以上的涨价。但是事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澳大利亚今年一季度遭到飓风袭击,铁矿出口大降,巴西则时有罢工发生,铁矿高价使矿工对加薪预期较高,资方却希望控制成本增加,劳资纠纷增加,罢工使巴西铁矿出口也遇到困难。按照三家公司2005年度报告预测,2006年产量将预增13%,但1季度同比仅增加4.2%,环比甚至下降了5%(见下表),而2006年1季度印度出口到中国铁矿石为1914万吨,仅增加1万吨,相反中国生铁产量却增长了1/4。另外,中国多次称HopeDowns、BHP扩产计划、FMG等大项目将使国际铁矿石供应大面积增加,但这些项目中**早的也要2007年底开始投产,虽然可作为谈判“话柄”,但更显鲜明的事实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期内矿石供应肯定不会像中国预期的那样宽裕,买方市场到来尚需时日。    三巨头产量表(BHP、力拓、CVRD):

    2006年1季度

    2005年4季度

    2005年1季度

    同比

    环比

      CVRD

      6056.1

      6048.9

      5560

      +8.9%

    +0.1%

力拓

      2866.8

      3252.3

      2761.8

      +3.8%

    -11.8%

      BHP

      2249.9

      2461

      2398.8

      -6.2%

    -8.6%

      共计

      11172

      11762

      10720

      +4.2%

    -5%

    而从供应商方面看,三大矿业巨头非常一致的预测中国2006年对铁矿石需求将继续保持迅猛增长,进口铁矿石将供不应求。但2006年中国国内铁矿石产量猛增加,超出预期, 1-4月国内矿产量暴涨35.5%,远远高于生铁产量增长的24%,06年4月国产矿价格几年来**次低于了进口矿,许多钢厂都提高了国产的配比。因此,整个谈判期间,随行就市的现货矿价格十分平稳,2-4月海关统计的印度矿平均到价格降到了2003年底以后**低点,同比下跌22.8%。很明显,中国对进口矿的需求量虽然还是很大,但肯定不会再像2004-2005年那么迫切了。    由于谈判中,中国和供应商对形势的判断都出现了偏差,导致双方分歧无法统一,谈判中也互不相让。在这样的情况下,谈判就对明显处于强势的三大矿业巨头更加有利了。2000-2001年CVRD先后收购Socoimex和MBR、力拓收购了北方矿业、BHP与Billtion合并,三大矿业巨头垄断了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的70%,而全球前10大钢厂只占世界产量的25%,集中度明显低于矿山,单边对话中钢厂无疑处于劣势。如果中国能**认真的研究双方实力,纠正原先的谈判目标,在4月时接受澳洲涨价10%-12%的要求,19%的涨价还是有机会避免的。同样,如果三大巨头能出未来巨大的中国市场出发,注重长期关系,而不是短期利润,谈判也不至于如此艰难。    三、如果中国不能“摆平”矿山,能否“摆平”钢厂    在中国无法 “摆平”三大巨头的情况下,与国际钢厂加强协调,建立统一阵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虽然同是铁矿石消费商,谈判初衷都是希望矿石价格越低越好,但毕竟世界各地情况不同,对铁矿石市场的看法也有不同。2003年以后,世界钢材价格扶摇直上,2004年底至2005年初CRU钢材价格指数几乎是2000年的3倍(下图),虽然矿石价格连年上涨,2006年价格将比2000年上涨了不过17-20美金/吨,但钢材价格上涨了几百美金,世界各大钢厂利润都在不断创造历史新高,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2005年新日铁愿意接受铁矿石涨价71.5%,今年蒂森-克虏伯愿意接受19%涨价,理由很简单,成本涨了,但产品涨的更多,只要保证生产,就意味着利润。    中国情况就糟糕的多了,从2002-2005年,中国钢产量翻了一倍,但始终遭到国际钢铁大家庭的抵制,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冲击国际市场,扰乱难得良好的市场,中国也担心不必要的贸易磨擦,因此中国绝大部分钢材只是在国内消化,价格远低于国际价格。而中国钢厂多是人员庞大,机构冗杂,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综合成本远高于先进的国际钢厂,承受铁矿石涨价的能力自然大打折扣。2005年,同样是铁矿石涨价71.5%,世界钢厂仍有高额的利润,中国钢厂则是大面积亏损,2006年谈判心态自然有所不同。   CUR国际钢材价格指数:

        四、铁矿石需求只是中国经济膨胀的缩影    综观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GDP连续3年超过9%,全国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工业化,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都离不开钢铁,曾有老话称钢铁为“工业的粮食”,因此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钢铁行业爆炸性的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而铁矿石作为“钢铁的粮食”,与中国对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如出一辙。中国在2005年全球工业原材料用量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令人瞪目:铝50%、铁矿石84%、钢材108%、水泥115%、锌120%、铜307%、而镍更远超越307%的增长水平。近年来在推高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方面,没有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力比得上中国,而中国所需求的大宗商品,其价格没有不涨的,而且是与需求量保持一致的飞涨,2006年铜国际价格较2000-2001年时涨了6倍,铝、锌、镍价格涨了3倍。这样的迅猛经济发展和原料需求,使人们联想到了20世纪初的美国,1965-1972年的日本。    中国十五计划期间原料需求-价格对比:

    2005年用量增长中所占的比重

    目前价格比2001年

    铁矿石

    +84%

    +154%

    铜

    +307%

    +567%

    铝

    +50%

    +130%

    锌

    +120%

    +258%

    石油

    -

    +210%

    同属大宗工业原料的铁矿石价格上涨,只是大势所趋,中国经济腾飞带动下的必然产物,与石油、铜、铝等资源价格飞涨并无太大区别。这样的时代潮流下,中国接受铁矿石涨价19%,也不必有太多的自我菲薄,应该以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价格能少涨一些固然是好,但既然2006年铁矿石价格上涨19%已定局,也未必完全是坏事,2006年长期合同价格上涨19%以后,已与现货价格相差无机,几乎上涨到了人们心理价位的顶峰,所谓物极必反,价格到达顶点也许预示着拐点即将到来。    五、19%涨价,中国损失几何    事实上,2006年海运费走低,钢材市场看好,即使涨价19%,大部分中国钢厂利润应该会好于2005下半年。按预期中国2006年将进口3.2-3.3亿吨铁矿石,其中40%为长期合同,即1.3亿吨,2005年澳洲矿平均离岸价格为38美金/吨,巴西矿为36-37美金/吨,涨价19%,两者**值上涨应在7美金/吨左右,而中国方面原来的心理价位,上涨10%以下,则每吨矿**多上涨3.7美金。如此算来,19%涨价的结果,与中国预期结果的差距,使中国为2006年1.3亿吨长期合同矿,至少多付了4.3亿美金,折合34.4亿人民币,虽然与我国钢铁企业2005年利润1000多亿元相比,这不算个大数,但也占到了3%的比例。而今年目前各类钢材价格与去年平均价格比普遍下跌约200元/吨(比去年3月钢市**火爆时更下跌800-2000元/吨),由此今年将减利700多亿元,这3%的比例也可算是雪上加霜了。    这样的损失中国目前尚有能力消化,但真心希望中国钢铁行业能总结经验教训,认真研究中国国内及国际形势,以便对症下药,切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如能通过2006年这不大不小的损失,是中国钢铁业走向更健康的发展道路,也算学费没有白交。(联合金属网矿石频道--龙宽)

推荐阅读

更多>>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