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令所有“大亚”人值得自豪的日子。总投资10.3亿元、一期投资5.7亿元,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项目的大亚木业(福建)有限公司(简称“大亚”)首板正式下线,这标志着目前亚洲单线生产能力**大的现代化森工企业在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形成。 5月22日,这也是一个令全体三明检验检疫人值得自豪的日子。一年多来,三明检验检检疫人始终用热情、汗水和责任伴随着工程进展,在把关中服务,在服务中把关,保质保量完成了“大亚”3100万欧元进口设备的检验检疫工作,确保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和项目建设“两促进”,为项目的顺利竣工投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提前介入 主动协调 作为目前亚洲建设规模**大的刨花板生产企业,大亚木业(福建)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级重大生产性项目之一,是三明市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明检验检疫局近十年来遇到的**大进口设备项目。该项目一期从国外引进一套3100万欧元的刨花板生产线,设备主要来自德国和美国。由于项目投资大,进口设备数量多、品种复杂,加上企业对进口通关程序和检验检疫知识不了解,检验检疫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极大。为保证进口设备检验检疫监管工作顺利开展,从项目立项签约之日起,三明局便开始主动介入,抽调专业技术骨干人员成立专门的设备检验检疫小组,并要求小组人员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站在服务“海西”建设的高度,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帮扶工作。 同时,主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协调措施:一是做好与口岸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在设备到货前召开检验检疫、海关及企业联席会,共同协商、讨论在进口设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各方注意、协调的事项;二是做好与设备进口企业的协调。召开了企业的报关、报检、开箱、安装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会,介绍检验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作程序,强调在各个环节中的注意事项,对开箱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三是做好检验检疫内部协调。制定《大亚木业进口设备检验检疫工作方案》,确定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重点,协调内部分工,明确各自责任。对项目建设的提前介入跟进,以及有力的协调措施,为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恪尽职守 热情服务 为了不让进口设备在通关、检验检疫环节被耽搁,为了尽可能减轻企业承担巨额的码头、集装箱使用费和支付高昂的外方专家服务费,也为了争取项目能按计划顺利竣工投产,三明局检验检疫人员始终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视项目服务为己任,坚持“5+2”和24小时工作制,加班加点,随叫随到,随到随检,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有效确保了进口设备的顺利通关、卸货、开箱、安装。 在连续200多天的进口设备现场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中,三明局检验检疫监管人员承受着长时间的工作压力。每次的作业时间经常连续长达10小时以上,有时甚至直到深夜;集装箱运输时被延误,每批设备的到货时间难以确定,检验检疫监管人员只好随时待命,确保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及时进行。很多检验检疫人员放弃了双休日、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坚守工作岗位,仅春节7天长假,就加班16人次,监卸520万欧元货物、88个标柜,开箱清点货物70箱。卸货、开箱作业在开发区的露天场地进行,有时尘土飞扬,有时烈日炎炎,工作环境极为恶劣,但检验检疫人员没有任何怨言,与现场作业人员同甘共苦。 严格执法 便捷通关 “大亚”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在整个进口设备检验检疫监管过程中,三明局检验检疫人员做到了严格把关和项目建设的“两促进”。 为防止进口设备木质包装可能出现的疫情,三明检验检疫人员要求企业在现场提前专门准备了一个空集装箱及相关熏蒸处理、杀虫药剂,用来处理带有疫情的木质包装。在首批进口设备的检验检疫过程中,检验检疫人员便从设备木质包装中发现了有害生物,在排除一、二类疫情的情况下,果断采取了现场除害处理措施,同时保证了设备的顺利通关。在整个进口设备检验检疫中,检验检疫人员共检出48个标柜带有缩颈薪甲、褐蕈甲、双齿谷盗、米扁虫等有害生物,均及时按要求进行了除害处理,未影响工程的进展。在开箱清点中,对出现的短缺货物,通报外方及时补货。同时,还为“大亚”申请进行一次性报检,极大方便了企业的报检手续,加快了通关速度,提高了效率,给企业减免规费5万多元,减轻了企业负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明检验检疫局求真务实、主动作为服务“大亚”,支持项目带动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做的大量工作,获得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5月18日,“大亚”专程给三明局送去了“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锦旗。三明市委书记叶继革专门在三明局呈送的工作情况报告上作出批示,肯定并感谢三明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三明的加快崛起特别是对外开放所做的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和积极的贡献。三明市市长张健也在全市外经贸工作会议上,对三明局主动服务、主动站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