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国际钢铁巨头挥师中国带来了什么?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6-01-03 09:55:33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新钢铁产业政策冻结了国际钢铁巨头现阶段控股中国地方钢铁企业的可能,但并未熄灭他们的热情来自各方面的迹象显示,世界第二大钢
   新钢铁产业政策冻结了国际钢铁巨头现阶段控股中国地方钢铁企业的可能,但并未熄灭他们的热情

    来自各方面的迹象显示,世界第二大钢铁巨头阿赛洛钢铁集团(arcelor s.a.,下称阿赛洛)将不得不放弃收购中国莱芜钢铁集团(下称莱钢)的打算,仅成为一家参股股东。

    尽管《华尔街日报》在今年8月的报道中已“预告”了双方谈判的消息,并透露阿塞洛预计花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收购莱钢38%的股权,成为其**大股东,但截至岁末时刻,双方的谈判仍进展缓慢,目前阿塞洛可能力争实现“并列**大股东”的目标。

    中国在今年7月20日出台的《钢铁产业政策》,使一心控股的阿塞洛进退两难。根据这一产业政策,中国的钢铁公司原则上不允许外资控股。国家发改委工业司一位负责人闻知前述38%的收购比例时,亦表示“绝不可能”,“报上来也不会批”。

    中国钢铁协会原会长吴溪淳则认为,双方谈成与否的关键,是“看阿塞洛能不能让步”。莱钢集团资金运营部负责人12月上旬接受《财经》采访时明确表示,这是一次包括技术、产品、商业资源在内的全面合作,但双方目前还没有签署任何协议,收购的股权比例也没有确定,这“要看发改委的决定,中国政府同意他收多少就收多少”。

    上述消息人士强调说,“阿塞洛很尊重中国的钢铁产业政策。”

    一向被认为“很难真正发挥作用”的产业政策,这次在钢铁行业正在成为一项硬约束。它不仅使得原本打算控股华菱管线(深圳交易所代码:000932)的世界**大钢铁公司米塔尔(mittal)**终让出0.5%的股份,“屈居”公司第二大股东,也使得这些原本来势汹汹的外资钢铁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进入中国的策略和步骤。

    韩国浦项制铁集团曾有意参与铁本重组,内部也研究过收购和投资计划;随着中国钢铁产业政策的出台和钢价下滑,公司的判断是“目前不适合大规模投资”,浦项中国投资公司外联部部长孙正烈称。

    但是,米塔尔和阿塞洛并未因此放弃抢滩中国的努力。《财经》获悉,米塔尔已经与云南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钢)、包头钢铁集团公司(下称包钢)等地方钢铁公司展开了实质性谈判。目前,米塔尔对于两家钢铁企业的尽职调查已经完成。

    包头之行

    2005年11月20日夜,一架从北京起飞的国航航班在寒风中降落在包头机场。米塔尔公司一行30余名工作人员乘坐这架飞机来到了包头——他们的目标是包钢。

    与昆钢的谈判刚告一段落,米塔尔便调兵遣将,启动了对包钢的收购。在邀请德意志银行和毕马威参与尽职调查的同时,更从米塔尔全球生产基地抽调了十余位不同领域的技术专家。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德国、波兰、印度、哈萨克斯坦、罗马尼亚等国,是米塔尔集团炼焦、炼铁炼钢、无缝钢管板材线材、重轨、特殊钢、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技术专家。

    接下来的几天,各路专家分头深入包钢各厂房车间,仔细了解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和技术指标。调查进行得还算顺利,但仍在部分问题上发生摩擦。

    米塔尔看好包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主要源于包钢自有的白云鄂博矿区和包钢周围的大小煤矿。白云鄂博为包钢提供了60%-70%的铁矿石供应,因此,包钢受国际市场矿石价格的影响很小。但是,当米塔尔技术专家提出参观矿区的要求时,遭到婉拒。包钢集团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白云鄂博是中国重要的稀土和复合矿基地,国家对这一领域的外资控制得很严。

    专程从波兰赶来的炼焦专家在了解包钢特有的炼焦技术细节时,包钢也以技术保密为由,在提供参观和相关数据时表现谨慎。

    11月25日,尽职调查结束之前,各领域的专家分别将各自的报告呈交给首席技术官gregory ludkosy。知情人士透露,米塔尔对包钢的生产能力、技术设备和远期发展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根据尽职调查的结果——总的来说——包钢的条件不错,有冷轧板热轧板的生产线,产品结构和装备都好于昆钢。”接近米塔尔的一位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各界**关心的股权收购比例,各方均三缄其口。上述消息人士透露说,米塔尔想要的比例是“**大**多”。

    从此次对华菱管线的收购过程看,观察家认为,米塔尔即使拿不到控股权也会选择“抢入”,伺机再进一步收购;所不同者,华菱管线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还存在着从市场上收购股权的可能,而包钢集团的全部股份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根据国家新钢铁产业政策,在发改委没有特别批准的前提下,49%的比例应该是“**大**多”的了。

    不过,内蒙古的政府部门对这项收购并无把握,内蒙古发改委规划处一位负责人告诉《财经》,产业政策出台后,国家发改委对外商收购的控制趋于严格,“审批难度可能比较大。”

    控股权之争

    无论米塔尔还是阿塞洛,在与中国的钢铁公司接触之初,都已明确提出控股的要求。  

    米塔尔在之前的对大中型钢厂的收购中,非常注重对控股权的掌握;但在中国的收购之旅中,其收购底线却一让再让:先是在华菱集团的坚持下,达成“并列**大股东”的协议;随后,由于这个折中方案未获得发改委批准,今年6月9日,米塔尔又修改协议,让出**大股东地位。

 

推荐阅读

更多>>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