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一种新兴的家具定制方式正渐渐替代成品家具融入家庭中,这就是打造专属的私人定制。但从近年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受理因家具定制消费所发生的投诉看,家具定制工作细节错综复杂,从消费者下单、组织生产、配送、上门安装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且产品定制过程中涉及的板材及零部件、五金件(五金件装修效果图)极多,十分容易出错。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一旦不注意就会多花钱。
案例:刘女士定制家具遭遇“隐形杀手”
2017年1月中旬,刘女士投诉称,自己选中了某家具专卖商场内一家当地生产厂家生产加工的整体衣柜和橱柜,约定了上门测量。测量后该品牌出具定制合同书,包括定制衣柜、橱柜量尺后的数据图。经协商,定制衣柜和橱柜的总价格为9万多元,其中主材价格(柜门)6万多元。在进行衣柜等组合安装时,刘女士发现安装工人手中拿的尺寸图与她当时与销售方在定制中所出具的尺寸图完全不一致,出入大多数在主材料的尺寸上,少数是在数量和背板尺寸等方面。
刘女士手中的合同约定图主材尺寸和数量等都多于安装工人手中的图,价格相差一万多元钱。虽然卖家同意将多收的钱退还,但刘女士认为对方有欺诈行为,因此向市消协咨询并投诉。市消协就此问题找到该品牌所在商场主管部门。第三天,市消协接到刘女士的电话,称卖方有意将多收的款项退回,并给予5万元赔偿款,她不打算再追究了。
对此,市消协秘书长钟萍认为,本案为消费者在购买定制家具商品的过程中遭遇尺寸、数量、价格欺诈请求赔偿的情形。刘女士支付了定制家具货款,被诉方出具了相关定制凭证并安装交付了产品,双方之间成立买卖合同关系。鉴于消费者手中定制家具量尺凭证与卖方记载严重不符,根据法律相关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费用的三倍。同时,刘女士与被告卖家之间系买卖合同关系,被告家具卖方带有欺诈性质的履约行为给刘女士造成经济损失,据此,刘女士可依据《消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问题:计价、用料、量尺这些都有猫腻
小编总结出一些定制家具中易出现的隐形问题。
1.定制家具计价模式藏猫腻
定制家具计价模式一般为:材料的实际使用量×单价+主配件费用=总价。销售人员在报价时,往往只告诉消费者每平方米使用材料的价格,而制作衣柜时,安装搁板的金属扣件、轨道、合叶等都是另行收费。安装推拉门的话,门和推拉轨道的价钱还要另计。消费者如果不问清楚,仅按材料使用量来计算价格,做好后的衣柜一定会超出预算。
2.定制家具在量尺、数量上做手脚
消费者在量身定做时的注意力不在量尺上,而是注重材质安全及一些表面性问题,特别是消费者对卖方的一些说词只是听但不懂。测量尺寸时,应该自己先测量一遍,以免店家测量尺寸时虚报尺寸。消费者面对商家提供的数据一定要再核实一遍,如有两张图纸,一张没问题不代表另一张也没问题。
3.定制家具用料上玩猫腻
现在市场上的家具分为人造板和实木板,人造板又分很多种类,成本差价很大。消费者一般很难看出在店中销售的家具是实木的还是人造板的,因此消费者先要问清家具的材质,签购买合同时要写清楚。定制家具交货后,要仔细查检。
4.配件质量不应忽视
消费者选购定制家具时,不应只看重衣柜的性价比,还要注意衣柜的挂钩、滑道、搁板等各种配件的材质方面问题。例如,质量差的移门容易脱轨、不顺滑、噪音过大等,而好的有一定的自重,滑动时不会振动,顺滑有质感。消费者还要防范卖家说的实物不相符等问题。所以,消费者应注意合同约定内容,避免无凭无证。
5.防范服务中也存陷阱
定制衣柜流程较多,人为参与的因素贯穿始末。因定制衣柜从前期沟通、上门量尺寸,到后期安装、质保等,存在一系列的服务点,定制衣柜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服务。定制过程中买卖双方接触十分频繁,服务好的导购能够主动解答关于材料、计价的种种疑问;服务好的设计师会仔细聆听你的设计需求,做出合理高效的衣柜设计;上门量尺寸的工作人员要细心丈量,认真记录。这些服务一方面可以通过前期沟通了解,另一方面也需要察言观色,确定该企业的服务是否值得信赖。服务还体现在定制衣柜投入使用之后。作为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售后服务比成品家具还更需要关注。同时,市面上一般的衣柜质保期为3年至5年,大品牌普遍有5年的保质期。但要注意的是,5年保质一般指柜体或门板,五金件的保质期往往只有1年。同时,消费者应注意确定所购商品交款细节,看商场是如何规定交款环节,避免在柜台交款后,一些商家跑路,而商场借此为由推卸责任。
警示:货比三家制定合理预算
看似便宜的定制家具要千万小心,表面上也许看不出什么毛病,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可悟出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因此,市消协提醒消费者,选择定制家具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货比三家,做好预算,不要因贪图便宜而买回劣质产品。了解板式家具中容易隐藏有害物质的环节,选购时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免被家具美丽的外表所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