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6亿元的建设项目很快可投入生产,‘机器换人’将取得重大突破。”浙江某厨电董事长告诉记者,新项目是一个智能化工厂,全部投产后,可年产60万台环保型集成灶、3万套新型整体橱柜和5万台洗碗机。对此,不少媒体再次将橱柜、厨电等“智能制造”再次推上了行业关注的焦点。诚然,“智造”是各行各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与时俱进的一大体现,业内诸如欧派、索菲亚等企业也不惜重金打造智能生产基地。但对于中小橱柜企业来说,要真正走好“智造”之路,并非朝夕之功。
相关政策:“中国制造2025” 用方阵指导行动
智能制造的概念由来已久,部分国家在诸多领域也早有实践。国际上,德国倡导工业4.0,美国通用电气引领数据革命,我国自“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提出以来,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也在逐步推进。
在新兴产业领域,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生产转型升级。根据2016年《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意见》,对符合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关键设备加大财政扶持,引导企业加大数控机械、激光设备和自动化流水线的投入。“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且生产设备投资额达到300万元以上的技改投资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额的4%予以贴息补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及符合行业发展导向的重点设备,增加2个百分点的贴息补助。”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中小企业:考虑资金投入 “智造”意愿并不强烈
在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下,不少橱柜等家居企业纷纷踏上自动化生产的探索之路。在家居企业密集的珠三角,智能橱柜制造已成为地方政府这几年的重头戏之一:在广州,政府提出到2020年全市8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在佛山,政府补贴扶持机器人企业,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智能装备制造企业300多家;在东莞,政府2016年一号文力推“机器人智造”计划50条,推动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的自动化项目改造。
对于大多数习惯了传统制造的中小橱柜企业来说自动化、智能化并非易事。据《顺德家具企业的效率分析研究报告》显示:年产值在5000万至上亿元的企业中,80%的企业愿意加大对生产设备的投入,提升劳动生产率。而企业规模越小,产值越小,投入资金提升生产装备的意愿就越小。从企业类型来看,使用自动化、半自动化设备的企业,大部分是板式、办公家居生产企业。
中小橱柜企业走好“智造”之路 有何良策?
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制造,橱柜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推进智能制造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对于中小橱柜企业来说更是如此。那么,中小橱柜企业要走好智能制造之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分清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本质区别
那些将机器人应用和无人工厂说成是工业4.0的说法是错误的。中小橱柜企业在建设智能工厂时,要整体考虑智能装备的应用、生产线和装配线的数据采集方式、设备布局和车间物流优化、在制品在工序之间的转运方式、生产工艺的改进与优化、材料的创新等,而不仅仅是某些工位的“机器换人”。
2.生产设备自动化是智能制造的基础,高效率与高精度双管齐下,保证产品质量,是橱柜企业智能化的前提。
3.橱柜企业必须做好整体规划,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实施方案,有效规避风险。推进智能制造需要解决更加复杂的、纵横交错的信息集成问题,推进智能制造需要处理来源多样的异构数据,推进智能制造需要企业的IT部门、自动化部门、精益推进部门和业务部门,甚至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通力合作。
4.建立自身的专业队伍,融合信息化、自动化和管理人才,并选择若干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咨询服务机构、智能制造的整体集成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等。
定制橱柜等家居制造行业走向自动化生产、智能化生产已是大势所趋。尽管中小橱柜企业生产转型难度不小,但随着用工荒、生产成本上涨、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政策导向,中小橱柜企业的生产升级也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