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早已有之,目前我们看到的智能锁,其风口始于自2012~2013年,主要发起于安防产业的可视对讲企业、具有软件研发实力的传统锁企业,其主打的是智能家居市场。
智能家居时代是否真的来临?早在三、四年前确实风头正劲,一度成为热钱的流入地;但近两年已经趋于理性发展。那么智能家居风口是否真的已经到来?目前尚未看到明确的风向标,也不在本文探讨内容之列,但这一波风口引发的智能硬件、健康、看护,乃至更高一层的智慧生活理念却已经开始铺展开,智能锁正是其中之一,并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智能锁市场潜力需求
智能锁的应用市场需求量,通常的分析是以房地产的现有库存、年新增库存为基数进行计算,1991年到2015年底,我国城镇商品和保障住宅竣工累计套数,加住房体制改革前原有存量,再加7000万套不完全产权房,规模约为35411万到37781万套,减去估计拆除的2000万套,2015年底,城镇住宅存量大约在32881万到35411万套之间。
假设户均一把入户锁,加上年新增约700万套商品房,据此预估,仅城镇住宅一块,对智能锁的市场需求约为3.5亿把;若随着市场的发展,室内锁也更换为智能锁的话,假设户均需要两把室内锁,则城镇住宅对智能锁的潜力需求为:3.5亿+(3.5亿×2)=10.5亿把。
依据现存300万间酒店客房,每间客房标配一把智能锁,也需要300万把。而在商业领域,在我国特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各类大、中、小型企业,其中又细分为国有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户等,截止2015年,我国法人数量就超过了1200万。另据工信部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副主任、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健翔于2015年7月透露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了7000万。在如此大的体量下,假设一家企业需要一把智能锁,总需求量就达到了7000万把。而实际上,企业的部门设置及办公场所是比较复杂、个性化的,所需要的锁的数量为7000万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综合以上,我国仅城镇居民住宅、住宿客房及企业办公场所三项,对智能锁的潜力需求不下11亿把。以目前智能锁的主流售价——1000元/把推算,智能锁潜力市场容量不少于11000亿元。
另根据统计,我国大约有4.6亿户家庭,而在人口集中的城镇中,大约有20%的人口以租房为主,一线城市的租房比例更是高达40%;从城市发展及城市资源角度推算,未来预计的租房比例将超过50%。这一特殊情况,将会加快现有的租赁住房及在建公租房、公寓对智能锁的需求。
智能锁市场现状
上文根据地产固定资产需求大概预估了城镇住宅、酒店住宿和企业办公三大领域对智能锁的潜在市场容量,高达1.1万亿的规模,可以说非常庞大;以目前安防产业的产值为例,包括半导体供应、产品制造(包括实体安防和电子安防)、代理、系统集成、工程施工等在内,2016年的市场规模不足4900亿(数据来源:a&s)。而智能锁单凭一把锁2017年的售价,其规模就超过了安防总市场规模的2倍还多,不可谓不惊人;如果按2016年均价1500元/把、2015年2500元/把的售价,市场规模还将翻倍。
不过,明面上潜在市场规模过万亿的智能锁,就目前来说还是表面光,截止2016年,已有超过上千家的智能锁企业,热潮刚起,就迎来了激烈厮杀。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市场:难以切入市场痛点
经与多位从业者沟通了解到,普遍认为目前日韩的智能锁普及率>50%,而国内普及率尚不及1%;市场潜力巨大。另外,一些智能锁公司宣传页引用的国际数据也显示,中国有97%的家庭有更换智能锁的需求。如果真实情况是这样的话,智能锁市场将在近两年引爆,成为中国**火热的单一产品领域。
实际上,a&s经过统计分析认为,国内的智能锁确实普及率非常低(<1%),市场潜力也很大,但仍未达到爆发的阶段。而当下智能锁的推广,多是借助智能家居、智慧养老、健康看护、酒店/公寓这几大概念来推动,并针对概念设计相应功能,如远程开门、生物识别无钥匙开门等,但实际上,这些功能都是智能锁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无法形成有效卖点。在无法构成刚需的情况下,智能锁主要向酒店、居家两个方向发展,前者走的是共享经济路线——“狗开的酒店由狼来装锁,让猪来使用”,酒店管理者只需很低甚至不需要成本就可为下辖的客房安装智能锁,如去哪儿;后者主要为接纳新事物快速的年青一代所接纳。
另外,当下不少智能锁的功能较之宣传有了不少缩水,比如无法联网等,使用者相当于要花上千元购买了一个仅用指纹就可开门的“生物识别机械锁”,同时还要常常担心锁的电量续航问题;使智能锁的便利性大打折扣。
出货量:低起点,快发展
近期我们在不少网站上看到这样一份数据:2016年国内智能锁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年出货量大于2亿把。这份数据能把每一位从业者都吓一跳——偏得太过离谱。因为这个数据显示的智能锁出货量已经相当于当下中国家庭户数的一半,若以此推算,不出3年,中国家家户户都能使用上高大上的智能锁,这显然非常不现实。
实际上,比较可靠的数据为:2016年中国智能锁的出货量大约为240万把,平均每家企业出货量为2000把左右;不过在较为成熟的应用方案推动下,2017年智能锁出货量将迎来大增长,预计出货量为600万把。
由此可大概推断出,2016年智能锁销售端的产值约为30亿左右,整个产业链总产值大约为50~60亿。而2017年,虽然出货量翻倍,但产品附加值缩水,销售端产值约为50~60亿,整体产值约为80~100亿。
价格:尚未成长,即卖白菜
智能锁二次崛起时间大约6年左右,产业尚未真正形成气候,但产品市场却早已开始了价格战,**显而易见的就是产品均价逐年下滑:
根据a&s从智能锁诞生至今的价格走势分析发现,智能锁的价格始终呈现阶梯式逐年下滑趋势:早期售价为3000~4000元/把;而到了2015年初,尚能保持2500元的售价,但下半年售价就降到了2000元/把;到今年,整体单价更是要突破1000元/把下限;预计从2018年开始,智能锁将成为千元内大众机。而以目前智能锁的量产水平,一把智能锁的成本价约为500元/把,企业的毛利率将随着售价的下降而不断被压缩。
相比整体价格下降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智能锁市场尚未长成,但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价格“亲民”的智能锁,售价在150~400元/把不等,远低于主流品牌500元/把的成本价,如此超低的价格,令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老板娘跑了,老板无心经营”,面对这样的搅局者,智能锁的竞争变数难以预测,或许智能锁产业的和平式价格战将提前变得血雨腥风,或是借助资本市场实行碾压式市场争夺。
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超低价竞争过早进入市场,不利于新兴市场的成长。**是低成本难以换取高质量的部件及技术;其次抄袭式的拿来主义,寒了市场研发的心,后续技术驱动减缓;**后是用户体验,笔者认为这是**为关键的因素,在市场尚未真正崛起之时,搅局者如果单纯地追热点,那么一般情况下,产品质量不会得到保障,如果销量大,则会出现较为普遍的不良客户体验,势必会影响智能锁的进一步发展。
智能锁6大阵营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6年年底,国内智能锁企业超过了1000家,根据这些企业的背景分析,大概可分为如下6大类。
**是传统锁企业阵营。此类企业众多,如普鑫五金等,这类企业在锁具的核心部件,如锁芯、弹簧、弹子、锁舌等具有先天优势,并拥有现成的工厂、供应商,只要加入电路板、生物识别模块、微处理器CPU、和嵌入式程序等几大核心组成部分即可快速切入智能锁,转型快速。
其次是安防企业。主要是可视对讲企业和部分视频监控企业,智能家居是可视对讲企业转型的突破口,因此,几乎所有的可视对讲企业都开发了智能锁,如安居宝、冠林等;其特点是将智能锁与可视对讲系统通过网关进行关联、上云端。
再次是以海尔、美的为首的智能家电阵营。这类企业早在上世纪就开始布局智能家电,苦于没有很好的切入口,智能家电名不副实。在新一轮的智能家居浪潮中,一部分企业主打智能家居方案,如美的,智能锁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部分企业主打智能锁等产品,如海尔,同时,海尔也是当下产品型号较多的智能锁品牌之一。
第四是以联想、龙芯为主的IT阵营,通过旗下智能家居事业部推出智能锁。
第五是以中兴、三星为主的通讯阵营,与IT阵营切入智能锁的模式基本一致,都是通过智能家居事业部来操作,品牌大、来头响,但产品少。
**后是追赶热潮的智能锁企业,如云丁、小嘀、果加等。
这一波智能锁风潮,让传统锁阵营和赶热潮阵营**为蠢蠢欲动,其中不乏布局较早但尚未盈利的企业,都欲借这次机遇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智能锁类别
追究起来,智能锁的历史并不短,仅在中国就有超过20年,如指纹锁;但受限于生物识别技术、电子控制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一直未能快速发展。
而当下我们所说的智能锁,即是在2012年左右萌芽、2015年左右开始爆发的第二代产品;是伴随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大发展基础上发展的延伸应用。
但不得不说,第二代智能锁一经发展,即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企业也针对不同应用需求开发了形形色色的类别产品。
按应用场景划分
根据应用场景来划分,智能锁可分为入户智能锁、室内智能锁、酒店智能锁、公寓智能锁、办公室智能锁、共享单车智能锁这几大类。其中入户智能锁是目前市面上见得**多的产品类型,也是各智能锁品牌主导的产品,从产品型号来说,入户型智能锁款式占比超过了70%。因不同的应用场景,智能锁的主打功能也将会不一样,总的来说,他们的区别如下:
·入户型智能锁:通过无线网络技术,与智能家居控制网关联网,除了无钥匙开门特色外,主打云开门、角色权限(如保姆、访客)等;在新一代产品中,将智能锁与猫眼进行了整合设计,同时具备防护和监视功能;
室内智能锁:功能单一,主要是确保房间隐私安全及开门的便捷性;
酒店智能锁:结合酒店住宿需求,支持在线、离线生物识别开锁功能,同时支持自动结算功能,主打的是酒店入住和离店的便捷性;
公寓智能锁:支持住宿周期预订功能,同时支持与智能抄表结算系统关联,实现公寓租住的智能结算及统一管理;
办公室智能锁:主要指玻璃门智能锁,除了基本的开门功能外,还支持与考勤系统关联,取代一一考勤机完成考勤功能;
共享单车智能锁:这是目前**为常见的非建筑用安全智能锁,主要应用于共享单车的开锁、费用结算、车辆定位。
按识别技术划分
智能锁的开锁技术主要有短距离无线技术识别(如蓝牙、NFC、RFID)、钥匙、密码、指纹、指静脉、人脸、远程APP等,其中无线技术识别、钥匙、密码是智能锁的基本开锁方式,甚至是传统锁的功能之一,不作为智能锁的技术划分;而APP只有智能锁支持在线模式时才能启用,并不是每款智能锁的必备功能,也不作为智能锁类型的判定条件。因此,智能锁主要依据生物识别方式区分,主要有:
·指纹锁:指纹识别是智能锁中,应用**为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其又分为光学指纹锁、半导体指纹锁(又分电容式、电感式)以及射频指纹锁。其中因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安全性较低,一般用于中低端产品;射频指纹(又被称为3D指纹识别技术)锁因成本较高,应用也不多;因此市面上大部分指纹锁通常都采用的是半导体指纹识别技术;
指静脉锁:是智能锁中**为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不过指静脉识别核心技术掌握在日立手中,目前本土能开发指静脉识别模块的企业也不多,从技术、成本考量,指静脉指纹锁仅有海尔等少数几家有推出;
人脸识别锁:即通过采集人脸2000乃至上万个特征点(不同企业、不同算法采集点数不同)来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目前智能锁中的人脸识别技术几乎都是采用双摄像头进行3D建模,并辅助红外检测人脸里面特征,号称具备双胞胎识别能力。但从目前**的3D人脸识别技术来看,人脸锁延续的不过是商汤、旷世的技术,安全性仍有待验证。
智能锁联网技术分析
1、单机智能锁。目前的智能锁中有很大一部分产品为非联网单机产品,即智能锁独立使用,这在一些中低端产品、中小企业开发的产品中**为常见。其智能锁仅作为本地端基于生物识别技术认证开门使用,与智能家居系统无关。
2、局域网联网技术。除了单机智能锁,更多的是联网智能锁。早期智能锁的联网技术主要是通过Zigbee将锁与智能家居网关连接起来,再由网关对接路由器,从而实现智能锁上云联网;Zigbee方式主要以主打智能家居的阵营为主,如安防可视对讲企业。
但随着不同背景企业的进入,大家对智能锁应采用的联网技术都有着不同见解,a&s发现,目前采用WiFi作为技术的智能锁较采用Zigbee的产品还要多,而且主要由IT互联网、传统锁阵营为主;而随着智能锁增加了视频等需要高带宽数据传输功能,WiFi也成了不二之选。
也有采用Z-Wave(与Zigbee一样,是智能家居的主流技术之一)技术的,不过采用Z-Wave的产品很少,主要见于应用于公寓、酒店的智能锁,便于集成抄表功能。第四种是RF无线射频技术,不过采用该技术的产品极少,一般多用于连接前端RF设备,如门铃按钮。
结构设计分析
智能锁是一种应用场景较为单一的产品,入户智能锁、酒店/公寓智能锁、室内智能锁在结构设计上几乎千篇一律,已经到了结构设计创新贫乏的阶段。而玻璃门智能锁因推出的产品少,雷同性较低,一种是以“玻璃狗”为代表,是在原玻璃门锁基础上,增加生物识别及显示屏,结构与传统剥离门锁相差不大;另一种是以深圳豪力士为代表的“传统玻璃门锁不锈钢结构+控制器”的二合一门锁形态,是两种产品的叠加,在这一类别中,门锁控制器其实就相当于门禁控制器使用。
专利之梗,生硬设计
智能锁的五金结构基本都延续自传统锁样式,在这一块智能锁基本无创新。而在外观结构上,基本由6部分组成(外部):生物识别模块、显示屏、刷卡区、开门把手、应急电源、钥匙孔。一般将指纹识别模块与显示屏设计在一起,并由防护盖保护;钥匙孔主要有正面开锁和底部开锁两种方式;应急电源则从原来的9V电源改为USB口充电开锁;各家产品相似性非常大。智能锁的**大特色在于生物识别,因此生物识别模块的样式和安装位置成了各家专利争夺的焦点,如将指纹识别模块设计于锁的上侧、中间、手把上等,由于各个位置均被申请为专利,后入场厂家可开发的样式已经非常少,而部分厂家为避免专利之争,开发的锁结构显得不伦不类,大有生拼硬凑之感,导致产品的生物识别便利性体验下降。
在智能化程度上,大部分都能做到识别即开锁应用,但也有部分企业智能化水平较低,如认证后,还需用手拧开锁舌才能完成开门动作。
3种安装结构为满足不用用户的需求,目前市场上主要开发有3种安装结构的智能锁产品,一是常见的整机型,适于新用户,或是有改造条件的传统锁用户,该方式成本较高。第二种是更换锁芯型,如曼申的IlockA2智能锁,该产品专为改造型用户设计,更换时,只需把原锁芯去掉,更换为带锁芯的智能锁,而其他五金、锁面板保留原状,即可轻松升级为智能锁。第三种是替换面板型,即保持传统锁内部五金部分不动,将传统锁面板更换为智能锁面板即可升级。后两种方式在成本上虽较**种稍低,但差距并不大,此类产品的出厂价大约为700~1000元/副,主要好处是节省了施工量。
下面来吐槽下人脸锁的结构设计。目前的人脸识别模块都是固定安装模块,不具备调整拍摄角度条件,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种识别方式,一是45°识别,二是正面识别。若家里有老人、小孩,人脸识别锁的设计很难兼顾不同年龄层人群,导致部分人会出现使用困难症,如45°识别的人脸锁,就不适合小孩子使用;正面角度识别的话,如果安装位置较低,则不适于大人的使用。
智能锁主要功能
1、认证开锁。智能锁的开门认证方式主要有:指纹、指静脉、人脸、钥匙、IC/ID卡、CPU卡、短距离无线(蓝牙、NFC)、远程APP、密码九种开门认证方式,其中生物识别为单一模式,多生物识别复合认证方式产品还较少;部分产品能根据设计或定制的短距离无线模块,兼容身份证、手机等多种开门工具。
2、防护功能。智能锁可提供门未关紧报警、强制开锁报警、电量不足告警等多种报警功能。
3、便民功能。在所有的智能锁中,集成功能**多的莫过于采用WiFi组网、支持人脸识别功能的产品,一般都会集成有无线门铃、视频对讲、人体移动侦测及人脸抓拍、猫眼等功能。而在锁的智能化上,部分品牌实现了认证即自动开锁功能,如一键开门、一键关门,提高了智能化体验。
4、行业功能。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智能锁功能也会进行相应开发,如公寓智能锁,可继承三表抄送、租期设定、租金自动扣除功能;酒店智能锁可自动关联旅客的APP应用,实现订房、入住、管理、付费、退房一条龙智能化服务;办公室智能锁可实现考勤管理功能等。
智能锁技术瓶颈
智能锁发展至今,充分利用了当下的半导体、程序应用开发、有线/无线通讯网络、生物识别、五金机械等技术,开发了形形色色的产品应用形态,从技术角度来说,目前智能锁的开发已经到了瓶颈期,创新性开始出现匮乏,主要是应用方案设计上具有较强的可突破性,否则智能锁很难形成大范围刚需。下面介绍下目前智能锁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
网络安全性
IT行业有句至理名言:网络所能达到的地方,都存在网络安全问题。目前智能锁从芯片到程序设计,再到网络传输,大多数品牌都进行了严格的数据加密技术,但还是防不住黑客的攻击。国外曾有一家酒店,为了提升旅客入驻体验,将所有房间的传统锁都换成了智能锁,不曾想被黑客抓住了网络漏洞,智能锁成了黑客要挟酒店的工具,**终酒店不得不将智能锁换回传统锁。所谓安全,都是相对的,没有**的安全;作为进入家庭的**后一道防护屏障,安全性不容忽视。
认证安全性
主要是指生物识别认证安全性,由于指纹的可复制性,光学指纹识别的安全级别较低;同时,不同的干湿性皮肤,指纹的认证效果也不一样,拒真率、识假率很难确保**安全;而当下正在流行的人脸识别锁,号称连双胞胎都可以区分,实际上连国际上**的人脸识别算法公司在特定场景下都无法实现100%的识别率,人脸锁何以可以超越基础算法公司的成就?另外就是认证的速率上,指纹识别和指静脉识别是应用多年的成熟技术,基本上可做到秒级开门;而人脸认证上,要实现秒级识别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电池续航仍需提高
电池续航是智能锁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目前常用的电池有5号碱性电池、锂电池,如果采用的是Zigbee等低功耗技术,续航时间可坚持半年到一年;如果是采用WiFi传输,或有视频功能,则续航时间为1~3个月,甚至更短。如此短的电源续航时间,给应用带来很大的不便,这是智能锁亟需解决的问题。
智能锁前景
智能锁具有非常广泛的潜力市场,但目前还很难形成刚需,导致智能锁刚兴起,似乎就达到了技术瓶颈期、市场瓶颈期,这非常不利于智能锁产业的发展。**,智能锁企业将开始洗牌,将会有一批赶热点、技术能力不强、市场拓展不力的智能锁企业被淘汰掉;其次是阵营抉择,安防行业等行业的智能锁企将会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家居领域的专业公司;再次,应用方案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推动智能锁发展的重要手段。
(来源:安防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