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木制品出口规模大幅增长,尤其是地板、家具等产品体量已多为位居世界首位。尽管如此,我国木制品产业仍然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局面,在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方面与国际**水平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指导下,我国木制品产业亟需转型,而找准发力点也至关重要。
出口增长显著 市场应对能力有待加强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大规模、深层次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进口产品关税大幅度削减,外国直接投资大量进入,中国更加深入地融入到了全球生产网络之中。1995年-2011年间,在木材及木制品行业上,中国在世界总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从5.1%上升到11.2%,跃升为世界上**大的出口国。除中国外,德国和巴西的木材及木制品世界出口份额也经历了不同幅度的上升。同期,美国、瑞典、芬兰、法国、英国与加拿大木材及木制品的世界出口份额均表现为下降。
中国林产品制造业出口份额的提升主要归因于竞争效应,即中国在贸易伙伴所占市场份额的提升。虽然中国在木材及木制品上的竞争效应为7.5%,但是出口目的地市场总体需求的萎缩以及适应市场动态变化能力的欠缺,拉低了中国木材及木制品世界出口份额的**终增幅。因此,中国面对世界市场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优势尚不明显 与工业强国差距较大
反映一国在特定行业上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时,常用到巴拉萨指数。巴拉萨指数大于1表明该国在特定行业具有比较优势,数值越大,比较优势越大,否则表明不具有比较优势。巴拉萨指数显示,中国在木材及木制品上尚不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
衡量特定行业的比较优势时,巴拉萨指数仅考虑了出口,而国家之间往往在特定行业上进行双向贸易,且各个行业的规模也存在着差异,巴拉萨指数因而有可能无法准确反映一国在特定行业上的国际竞争力。考虑到此问题,本文使用拉斐指数进一步考察各个主要国家在林产品制造业上的专业化优势,拉斐指数大于0表示一国具有专业化优势,小于0则表明一国具有专业化劣势,指数**值越大,专业化优(劣)势越显著。1995年-2011年间,中国木材及木制品的拉斐指数保持在0-0.2之间,说明中国在该行业上具有一定的专业化优势。
增加自主研发能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
入世以来,中国更积极地融入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全球潮流之中,一举奠定了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也成为木制品生产和贸易大国。然而,与欧美林产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森林资源匮乏、质量不高,木制品产业体量大、效益低的问题,产业升级任务艰巨而紧迫。因此,缓解上述问题,成为木制品贸易强国,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加强对国外先进林业科技成果的消化和吸收,提升高品质、高附加值木制品的自主研发能力。短期来看,我国从事木制品产业的低端生产环节能够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我国同时面临生产环节固化带来的长期风险,这就需要我国不断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努力缩小与林产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依托本国巨大的消费市场,逐步提高我国木制品的质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国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更加偏好国际**品牌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中国木制品企业要转变低价低质、数量扩张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更加赢得本国乃至国外消费者的青睐。
大力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我国木制品产业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产品的竞争力背后是人才技能的竞争力,制造业强国强在能够培养出国际**的高技能人才。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适合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才干的体制机制,这对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木制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意义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