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政府近年积极扶植本地半导体产业茁壮,欲使半导体产业成为继PC、高铁之后,大陆另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因此积极透过补助与政策强制措施给予扶持。然而,这也对美国及其他国家与地区半导体产业形成不对称竞争威胁,加上可能形成的国家安全威胁,令美国政府对大陆扶持自有半导体业感到忧心。
对此,美国政府除了阻碍大陆半导体业者收购美国企业以避免其壮大,新总统当选人川普(DonaldTrump)就任后也可能提高大陆产品进口美国关税来因应,显示当前一场华盛顿与北京基于半导体产业竞争的政治角力俨然逐渐升温,这也成为美国与大陆两强如今竞夺全球霸主地位的角力一部分,谁能胜出势将影响其国力消长。
大陆修正过往失败策略正朝稳健成长途径迈进
根据金融时报(FT)报导,美国政府忧心其来有自,一方面大陆近年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大半导体消费市场,据大陆半导体业者中芯国际(SMIC)调查,2000年大陆仍仅有160亿美元半导体销售额,预估到了2016年将大增至1,430亿美元,超越美国同期的460亿美元,并占全球逾3分之1规模。
但另一方面,大陆自有半导体产值占全球比重仍低,市场顾问公司Bain&Co调查显示仅占全球6~7%,这等于大陆自有半导体生产规模与本地半导体消费市场间仍存在庞大落差,因此大陆庞大的半导体市场仍必须高度仰赖海外进口半导体产品,形成庞大贸易逆差来源,这也成为大陆政府欲介入扶植自有半导体产业的主要根源。
不过大陆政府早期投入欲缩小上述供需差距的策略却未见成效,据麦肯锡(McKinsey)估算,大陆政府曾同时在全大陆超过15省投资兴建130座晶圆厂,但这类未缜密规划的措施却导致大陆半导体产业呈现高度破碎化且未能规模化的结果,不过Bernstein半导体分析师MarkLi指出,大陆如今已学到了过往扶植策略失败的教训。
Li指出,如早期大陆中芯国际为达到与一线半导体厂商相同发展水准,大举投资在购买高阶制程设备,**后却导致亏损,此后中芯国际调整发展策略,改扮演稍落后一线大厂如台积电发展脚步的跟随者,并降低投资规模及研发支出。由于这项策略得宜,让中芯国际股价逐步上扬,预估2017年中芯国际营收将成长达3成,优于外界预估台湾第二大半导体厂联电的2~3%成长幅度。由此,显示规模不一定要大才能创造较佳获利表现。
海外购并、政府补助、零和政策三管齐下加速规模与技术茁壮力道
大陆半导体业者为加速壮大规模与技术优势,正积极展开海外购并策略,如清华紫光集团(TsinghuaUnigroup)此前欲透过收购美国美光(MICRON)等海外业者途径,缩小在先进技术上的差距,另有一家大陆国营企业欲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快捷半导体(FairchildSemiconductor)。即使如此,但大陆半导体业者的收购企图心却面临美国政府及监管机构阻碍,甚至在欧洲的收购移动同样面临困境,这也成为阻碍大陆政府壮大自有半导体产业的一大障碍。
不过分析师认为,即使面临监管阻碍,大陆半导体业者仍将持续尝试海外购并,因为就算在整体产能上能有进步,但若未能取得先进技术,就无法具备生产高阶处理器及存储器的制程。目前中芯国际、武汉新芯(XMC)及华力微电子(HLMC)晶圆制程技术仅达28~32纳米阶段,仍未能进阶至14~16纳米制程水准。
除了收购策略,大陆政府也透过补助与零和竞争政策扶持产业壮大,如强制或鼓励本地买家只能向大陆本地半导体供应商购买零组件等产品,或强制以技术转让为代价,换取海外业者准入大陆市场经商等的条件。另外,分析师也称大陆市场存在可能导致半导体产品供过于求的问题,进而容易引发全球性跌价风险。
川普扬言调高大陆产品进口关税恐有利有弊
面对这样的产业态势转变,部分美国及其他国家地区半导体业者已开始前仆后继前进大陆,透过合资及自建方式设立自有生产线。
不过随着川普当选,不排除就任后兑现此前宣称可能对大陆商品进口美国课征高达45%关税的说法,借以保护美国本地制造商,虽然这可能有助削弱大陆制产品进口美国的竞争力,但也可能对高通(QUALCOMM)、英特尔(Intel)及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等在大陆已透过合资或合伙方式设有产线的美国及全球主要科技大厂形成危害,且不排除可能升高两国贸易壁垒及更多其他竞争冲突的风险。
部分分析师认为,上述海外半导体厂与大陆本地半导体相关生态体系合资、合伙的模式,也等于间接为大陆朝建立具全球竞争力半导体产业的目标,更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