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两年来,全国各大产区密集出现了多起生产线租赁事件。有资深从业人员将近两年热度再度拔高的生产线租赁模式看做是又一个轮回的开始,但是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的租赁模式对行业的影响将更加复杂。有人认为这种模式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有人指出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模式,长此以往必将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低价恶性竞争等。
对于新形势背景下的生产线租赁模式,行业人士如何看待?又有哪些担忧?
质疑1:出租生产线能否救企业于危局?
“如果能正常运营,谁会愿意把生产线租赁给他人生产”。出租生产线的陶瓷企业多处在经营困境中,甚至有些背负着巨额的债务无力偿还,为了避免停产倒闭而引发的激烈矛盾,重压之下的陶瓷企业不得不寄望于出租生产线获取租金以偿还债务。
但是这是否能帮助企业解决债务问题、于危局中挽救企业? 据信息显示,生产线租赁的价格虽然因产地、产能、设备条件、窑炉长短而有所区别,但普遍来说均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生产线承包的价格标准主要是依据窑炉的长短,以目前比较普遍的价格是2000元/米每月”。一位资深从业人员向记者介绍到,按此价格计算,拥有300米窑炉的生产线每年的租赁费用约在700万元/年左右。
多位受访者对这一点表示认可。因此,在生产线规模较小、窑炉较短的山东淄博,当前每条生产线的租赁价格一般在400~500万元/年,而生产线规模较大、窑炉较宽较长的江西高安产区,每条线的承包费基本处在800~1000万元/年之间。
而这样的费用,对于部分负债动辄数亿的陶瓷企业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以一家拥有10条生产线、负债5亿的陶瓷企业为例,按照每条生产线700万元/年的租赁费用计算,也需要7年才能勉强偿还债务,而且这必须建立在工厂的生产设备保持良好运转状态的前提下”。上述从业人员分析道,出租生产线并不是挽救企业的良招,而是濒危企业的无奈之举。
质疑2:租赁生产会不会让租赁方成为市场搅局者?
与斥资建设新生产线和并购重组相比,租赁生产属于轻资产运作,与前者动辄需要数千万甚至过亿的投入来说,租赁生产仅需要其约十分之一的投入便可以获得生产线的经营权。较低的资金门槛和基本不存在的财务成本,以及前期政府给予的税收扶持,租赁生产线的一方仅需要承担租赁费用和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相对较少的管理成本,因此拥有相对较高的利润空间。
故而,有心人士会发现,伴随着一批出租使用的生产线的投产,这些产品多以低于当前市场价的价格销往市场,对于整体市场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因此有人质疑:租赁生产会不会让租赁方成为市场的搅局者,搅乱市场的秩序?
对此,广东某陶企负责人回应称:一方面不排除有企业或个人投机取巧,在利益的驱使下有意以低价模式切入市场;另一方面也必须认同部分租赁方通过管理的精细化和生产的严格把握,降低了生产成本,才有了产品的降价。他认为,这种模式在近期或许会给一些企业造成市场冲击,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也会促使这些企业强化生产管理,加快产品创新步伐。“陶瓷行业是个完全市场竞争的行业,不论是哪种模式,存在即合理。如果是不合理的,那么它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质疑3:对于租赁方而言,承包生产是否一定意味着一本万利?
正如上文所说,租赁生产线属于轻资产运作,因此存在不少以小博大的案例。“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租赁生产线在半年的时间内就可回本”。某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租赁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组建团队。
这个团队里面必须要有懂技术的人和懂销售的人协同合作,一来确保产品的竞争力,二来确保产品的销售畅通。“其实对于租赁方来说,风险也很大”。这位业内人士指出,与前一波租赁承包风潮不同的是,当前陶瓷行业的形势更复杂,并不是做好生产和管理就不愁销路的时代,企业想要突围,也必须加大投入,在同质化的产品格局中做出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而创新需要投入的资本,又是目前大部分利用“众筹”模式去承包生产线进行生产的企业所无法承受的。
知情人士指出,对生产线的租赁方而言还必须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房东”的历史遗留问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众所周知,出租生产线的企业多属于出现经营问题的企业,这些企业此前对于供应商的种种失信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租房”的“房客”的经营。除此之外,租赁生产多被认为是短期投机行为,因为供应商在供货时也会更加谨慎,对于价格和回款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该人士指出,对于租赁方而言,租赁生产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质疑4:对建陶行业的发展而言,租赁生产是好是坏?
生产线租赁是对多种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的过程。它既解决了原生产企业方的管理、资金甚至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又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支撑着企业继续走下去。我认为,这种租赁合作模式对被租赁厂家是一种提升,也为租赁方提供了发展平台。” 一陶企负责人如是认为。
从近期来看,租赁生产可以让濒临倒闭的企业重新投入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但是长远来看,租赁模式的过度发展会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其中尤其需要警惕的便是多数租赁生产的企业因资金实力不足、无力创新、抗风险能力不足而掀起的过分低价竞争。虽然在上一波租赁风潮中诞生了不少优秀陶瓷企业,但是向承刚认为,这一次,只有极少一部分企业有机会成长壮大。
在现代化大生产年代,产销分离是必然趋势,只有专业分工明确,才能推动陶瓷行业更快更好发展。而租赁生产事实上是属于产销分离的一种,虽然这种模式并不是产销分离**健康的状态,但它会推动陶瓷行业的产销分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