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广东一些家具企业遭遇普工“用工荒”,有些企业将普工月工资开到4000至5000元,也很难及时找到足够的人手。而一些熟练的家具工人,在没找到心仪的工作前,宁愿遛狗来消磨时光。
摆摊招工 实景体验
六月,小编亲身经历了为期一周的普工定点摆摊招聘。此前,虽然一直关注家具行业的“招工难”,也和行业前辈有过多次交流,甚至也偶尔去过招聘市场,但唯独这一次,是连续一周忙碌在普工招聘一线。
每天外出摆摊招聘两次,晚上九点收工,扛住炎热,和小伙伴一起在烈日下大口喝水,听蝉鸣、被蚊叮,在熙熙攘攘的市场里,被各种新鲜滚辣的普工找工需求所冲击。在这里,接触到行业**接地气的普工人力资源信息,蓦然惊觉,这正是自己所处的行业里**庞大基层的真实状态:年轻普通劳动力的稀缺、普工对工作的需求、企业的招工困境等看似宏观的话题,此时,都具体而微地呈现出鲜活的场景。
唯有经历这些真实的声音,才会理解国家统计机构所发布的“劳动人口一年减少300多万”并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数据,真实的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暗潮涌动。与行业人士说起当下家具普工招聘的困境,正如他所言,“普工已经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对于工作有了新的诉求。”
企业:招工难
错过了春节招工档期,企业急需招聘大量的产业工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5、6月份,大量的普工劳动力已经在各个制造厂工作数月,余下的劳动力并不是很多。
“现在招聘的成本很大。”**是企业招聘人员每天都需要外出蹲点,在各大外来流动人口密集的人才市场、农贸市场摆摊,一般都需要交一定的摊位费。除此之外,还有企业招聘的人工成本、宣传物料等等不一而足;另外,工人的平均工资尽管开出了4000以上,仍然很难在短时间找到普工;在招工缺口面前,不少企业采用老员工介绍新人入厂的方式:每介绍一位,给介绍人发几百元的酬劳,前提是新人须工作3个月以上,而现在这个方法也收效甚微;从普工面试到车间试工再到**终入职、稳定下来,这漫长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讲,都要付出大量的精力。
近年来不断攀升的人工成本,成为民营制造企业**大的负担,也倒逼着企业进行升级,使用机器人,用**少的人工提高生产效率。
普工:生存之外,开始关注生活质量
在广东顺德,家具企业、家具普工都喜欢去金紫公园劳动力市场。“看的人多,真正做的人少。”不少家具企业人事感慨。而据当地家居从业人员介绍,顺德中小企业洗牌,大量劳动力被释放,然而这些在传统家具厂做了多年的熟手们,并不愿意将就一份看似不错的工作。“有的人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宁愿闲着,在公园遛狗、下棋、打麻将,他们只愿意到了家具旺季做几个月。”
三十年的大发展,普工们有了新的需求。他们对于工作的关注点有:1、工作强度(是否两班倒、月休时间、工作环境是否有粉尘、车间是否有空调);2、工厂位置(他们并不愿拖家带口离开一个熟悉的地方);3、工资福利。在招聘过程中,普工更加关注工作强度,对“工资待遇”则不太急迫。在生存、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他们也开始注重生活质量。
在普工年龄结构上,大部分都是40岁左右,20-30岁的年轻普工欠缺。少量的年轻普工到车间试工,往往做不到三个月就走了,因为忍受不住两班倒和炎热的车间环境。“如今90后、80后充当着各个工厂的主力军,但他们对工作的珍惜程度、专一程度远不比父辈。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年轻人普遍不再把工作视为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必需。”工厂负责人事的人员都有此同感。
难解的用工结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财富的吸引,一度有大量年轻农民抛弃耕地,义无反顾地进城讨生活。他们是被贫困折磨怕了的50后、60后、70后。他们支撑起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创造了中国辉煌。
然而,当他们的后代出现在劳动力大军中时,问题出现了:新生代劳动者人数不足;父辈们因为没有完善的保障、培训机制,难以成长为长期的产业工人。目前,年轻的普工对生活质量有了更多的诉求,而超过45岁的老一辈普工们因为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的知识要求,加上体力下降,被很多企业拒之门外。
在各种成本都在上涨的大环境之下,民营家具企业面临极大的压力。老板在转型和转行的迷途中备受身心的煎熬。
劳动人口红利、土地红利逐渐减少,从低端制造走向高端智造的过程中,对于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家具人来说,或是一个长期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