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供应商宣称陶瓷企业拖欠货款,因陶瓷企业付款信用不好,供应商无奈之下做“欠款生意”时,比正常价格加价20%。这对于陶瓷企业而言,无形之中生产成本递增6%,生产成本的提升使得企业性价比路线难以实行。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每一分的利润都可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提升品牌形象? 性价比路线或来得更实际
业内很多人认为,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外部市场环境低迷、产区内部竞争白热化的时候,某些大牌企业,依然维持着坚挺的产品价格,以图守住品牌高度。对于大部分陶瓷企业而言,寄望于通过增强创新力、提升品牌形象的方式和方法应对目前的困局,或许并不现实。某大型陶瓷企业销售老总对记者表示,企业活下去才能谈发展,摆在陶瓷企业面前**紧迫的事情是,如何解决企业产销平衡的问题,若产品卖不出,一切都是空谈。
陶企失信供应商加价20% 隐形成本递增
“欠款生意”供应商加价20% 隐性成本扼杀性价比优势?
有夹江业内人士分析,相比老旧生产线,新生产线至少可以为企业节约20%以上的生产成本。因此,今年有些企业建设新线,未必是盲目扩张,而是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获得更大的竞价空间。
不过,当瓷砖销售利润已经处于低位的情况下,再想获取价格优势,就只能对企业内部系统进行梳理,尽可能控制一切不必要的隐性成本。据了解,对于资金实力较好的一些企业而言,采购成本依然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陶瓷企业拖欠供应商货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合同对于部分企业基本没有约束力,供应商为了降低风险,在做“欠款生意”的时候,往往在正常价格基础上,加价两三成供货。
某供应商这样分析,原材料在企业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不会低于30%,因为陶瓷企业付款信用不好,供应商**少加价20%,换算到企业的整体生产成本中去,无形中就增加了6%的成本。
事实上,目前大多数的供应商不是要求陶瓷企业进行现金结算,压款时间是2个月,还是5个月,也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是到了合同约定(授信)的付款时间,企业能不能兑现。陶瓷企业和供应商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买卖关系,而应该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
另有业内人士称,除了采购成本之外,部分企业因为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等带来的隐形成本也不容小觑,而这些都是制约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