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平均近视率已达60%以上,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在30%以上并有上涨趋势。透过厚厚的镜片看着孩子那逐渐变形的眼睛,不少人都在问:中小学生近视率为什么会这么高?
据了解,引起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很多,例如先天因素、坐姿不正确、学习负担过重、看电视或操作电脑的时间过长等等。另据国家疾控中心调查发现,除部分先天遗传外,引起学生视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光环境差所造成的。年轻的学生特别是视力处于发育期间的中小学生,他们长期处在不符合要求的光环境下紧张地学习,承受着难以忍受的光污染,视力必定会受其影响。
因此,很多家长开始问,孩子读书、写字该用哪种灯?面对市场上保护视力、护眼等各类护眼灯广告,家长们无所适从。
如何选购质量合格的护眼灯
“频闪”和“眩光”是判断护眼灯是否质量合格的两个重要特征。频闪是指光线随着时间发生强弱、明暗的周期性变化。护眼灯如果有频闪,瞳孔就会时而扩张,时而收缩,长时间使用这样的灯就会造成人眼酸胀、疲劳,可能影响视力。通常我们用的照明灯,多数都是使用50Hz的交流电,存在频闪,人的肉眼只能观测到每秒钟30Hz以下的频闪。因此,严格说起来,护眼灯其实并不像某些广告中所说“不会闪频”,而是闪频频率比较高,我们的肉眼不太能分辨,属于不可觉察的频闪,可视为无频闪,但这个不代表不会闪屏。
有个实用的小方法可判断护眼灯是否有频闪,即用手机给护眼灯拍照。护眼灯如果有频闪,手机摄像头对准护眼灯时,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条纹状的频闪现象。
所谓眩光,是指光源发出的强光经过多种途径进入我们的眼睛,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一个昏眩、看不清、刺眼的感觉。护眼灯发出来的光应该是均匀的、柔和的,亮度是适宜的,光区是适度的,照度是均匀的。按相关要求,将护眼灯摆放在距离桌面中心位置40cm高度,光源的几何中心向下,观测者在距离光源几何中心水平距离60cm处,眼睛不能直接看到发光的光源,同时也不能看到灯罩内壁反射的光源来规避眩光。
此外,还要注意灯光光线的显色性等。
所谓护眼灯就是要依据人眼调节的周期性生理特点进行光源产品的健康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减缓视疲劳累积,降低光环境对人眼功能的影响,从而实现护眼的目的。
教室照明应该如何设计
众所周知,除在家里外,孩子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2010年,北京市教委与市卫生局对学校教学照明环境进行了卫生监测,结果显示,全市中小学校教室课桌面平均照度合格率为60.3%,黑板平均照度合格率仅为22.9%,教室及黑板照明条件不合格的学校共有1496所,照度普遍偏低,照明效果不佳。
我国绝大部分学校光环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黑板和课桌的照度及照度均匀度普遍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学生长期处于低照度、均匀度差的光环境下学习,极易引起视觉疲劳。
2、大部分教室的黑板直接安装裸露的荧光灯管,学生在观看黑板的同时,可看到灯管的直射眩光,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降低学习效率,且容易视觉疲劳,长期易导致近视。
3、荧光灯具一般都配置电感镇流器,存在严重的频闪效应,学生视觉系统为适应频率的变化,会过度频繁调节,势必引起视疲劳;
4、大部分教室内一般均采用高色温(6500K)荧光灯管,由于光线过于偏白,且蓝光成分偏多,容易导致学生亢奋,易疲劳,甚至引起失眠。
详细“教室的照明要求”如下
5.1凡教室均应装设人工照明。
5.2教室课桌面上的维持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lx,其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5.3教室黑板应设局部照明灯,其维持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00lx,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8。
5.4教室宜采用3300~5500K色温的光源,光源的显色指数不宜小于80。
5.8教室的统一眩光值(UGR)不宜大于19。
5.9在维持平均照度值300lx的条件下,教室照明功率密度现行值不应大于11W/㎡,目标值应为9W/㎡。
5.10照明设计计箅照度时,其维护系效应取0.8。
因此,为有效避免学校照明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学校应采用专业的护眼LED教室灯具,确保每间教室的光环境不仅照度充足,均匀度优异,同时眩光**小化,无直接光射入学生的眼睛,同时,调整照明灯具在教室中的位置,尽量减少教室中光线的叠加和死角光线的不足,真正做到为学生提供健康、舒适、绿色的教室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