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大暑,并由此进入一年中**炎热的时段。而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佛山,此时更突显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除了太阳辐射,潮湿、闷热,仿佛置身于大蒸笼一般。
刚经过台风的洗礼,暂感清凉的佛山,瞬间又迎来了“烧烤模式”,有网友调侃道:“就只差一把孜然了。”
三伏天对于在陶瓷生产车间里作业的工人来说,窑炉、干燥器、锅炉,刚出窑的产品,长期运转的设备等通过辐射,对流方式传递来的滚滚热量,以及人员密集岗位的人体散热,太阳的辐射热,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此前,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三级人社部门联合检查《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实施情况。据悉,从6月至10月,用人单位需向高温作业劳动者发放150元/月的高温津贴,违者**高罚1万元。同时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向从事露天工作和室内高温工作的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清凉饮料,并规定所提供清凉饮料不能冲抵高温津贴。
为此,记者进行了关于“陶瓷生产车间高温作业”的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共有185人参与投票,华南地区投票人数居多,占总人数的44%;华北地区其次,占总人数的17%;华中地区占总共人数的14%;华东地区以及西南、西北地区分别占总人数的11%。
车间温度节节攀升,**高或可达60℃以上
近日佛山雨水不断,稍微冲淡了此前的燥热。据佛山三水一家陶瓷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车间温度**高能达到56℃,甚至一些比较陈旧的厂房可以达到60℃以上。
一般而言,窑炉车间的体感温度要比室外高3~8℃,窑尾会高出10~15℃,加之通风不畅,粉尘含量高、厂房过低等因素会导致热量聚集,温度升高。
而江西高安某陶瓷原料厂厂长老方(化名)告诉记者,一般厂区的温度都会超过40℃,稍一走动就会汗流浃背。“每天要换至少三套衣服,对着电风扇成了工人作业之余**享受的时刻。”老方说道。
劳动法虽然没有具体规定车间温度,但必须在人体的承受范围之内,因为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必须向外散发,当环境温度过高,热量便不能顺利散发出来,工人就会觉得难受,严重时会发生中暑。
工作之余,作为厂长的老方也会使用物理方法,冲洗地面以及厂房顶部,尽可能地降低车间温度。
同样,在“陶瓷生产车间高温作业”问卷调查中,认为车间温度**高会在41℃~50℃之间的人群占比**高,占总投票人数的46%,甚至还有22%的投票者表示,气温会达到51℃以上。
发放高温津贴是责任,还是义务?
事实上,大部分陶瓷企业为了降低高温作业的难度,都采取了一定措施来缓解高温。
据某企业工厂负责人介绍,其一,可通过改造建筑结构,加高厂房,扩大操作空间,并在窗口设置风机,改善通风。“这样车间温度至少可以下降8℃。”该负责人说道。
其二,生产车间增加有抽风、送风两种功能的通风排气扇,可通过排气扇,把热量抽到厂房顶上。
同样,为了降温,老方的车间在每个岗位上增加了电风扇,加大空气的流通,不是必须连续作业的工序,就会提前上班,以便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其三,陶瓷企业生产车间也会根据气温的变化,在高温天气往各个环节岗位送大体积冰块,冰块在融化的过程中会吸收一部分热量,散发冷气,由此降低作业空间的温度。
另外,过去印花工的岗位恰巧设置在窑炉和压机中间,属于高温作业区,温度特别高,因此人员流动性比较大,近几年由于招工难,企业为了减少人员流动,为印花工所在岗位设置了空调,降低作业温度的同时,提升印花效果。
根据《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规定,对于在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劳动者,都必须发放高温津贴,而此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投票的仅有16%的投票者表示有高温津贴,还有61%的投票者表示完全没有。
对于高温津贴的发放,有些企业会打一些政策性的擦边球,甚至有的企业干脆没有,所谓高温津贴,也便随着炎炎高温一同蒸发了。
在陶瓷行业,高温津贴政策还不是很完善,大多数企业都会通过发放凉茶等措施来防暑降温,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企业能够按照规定发放高温补贴,少部分企业只发了其中一部分,还有大部分企业是完全没有的。然而,这些人性化的补助是企业的义务,而发放高温津贴是企业的责任。【关注微信公众号“九正陶瓷网”;关注有**,扫码阅读《我不是在卖陶瓷,而是在玩命,不信你看!》的精彩内容!九正陶瓷网交流群:8012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