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是段子手,所以文章也不是写这样的内容:我不只是路人甲,也有可能是路人乙、路人丙、路人丁。因为不只是路人甲,还可以是 “老板甲”,“明星甲”,侧重点不同,“只”成为了区别不同人读出这句话的关键字。
截止到7月8号,《我是路人甲》以累计5150万的票房杀低,与上映前期的宣传效果大相径庭。这与早前看到的一篇报道分析不谋而合,只有草根,没有明星的电影想大卖?难。
而在未成名前,大多数人都是草根、小人物,现实往往是大人物有大市场,如何从小人物变成大人物拥有市场,除了“漂”对地方,也要找对人(方向)。
人物故事:一念之间
是该有点正能量来抚慰LED业者还未远去的信心了。
改革开放让深圳成为宝地,庆阳农村小伙丁彦辉放弃乡村教师的“铁饭碗”,带着一口浓浓的庆阳方言和借来的500元,只身南下,成为“深漂”的一员。
无独有偶,同样受改革开放影响的刘虎军怀揣400多元南下来到深圳,没有“高学历”和“高技术”他开始接触银行产品的推销。
一个月薪六百在十几个人的小电子厂做苦工,一个推销产品梦想致富。平静的生活看似会继续下去,但能摆脱现状只身闯荡,也就意味着他们不甘于现状,普通与成功只差一个信念,梦想开始在心中发芽。
日复一日的磨砺,让丁彦辉在一家小电子厂,逐步学会了LED屏的制造、组装和安装技术,成长为一名工程师。直到2001年,在LED还只是一个舶来词,丁彦辉便决定瞄准这一块商机,和任永红、邓江波二人凑了10万元钱创办了深圳市艾比森光电。
而从1994年到湖南开代理公司的刘虎军,同样到90年代末,1999年,嗅到了LED市场的商机,已经积累了2000多万资金的他开始投身LED产业。
事实证明,丁彦辉和刘虎军当初“深漂”决定乃是十分明智之举,谁不想在散户还在股市被玩儿得生不如死时,自己坐拥身价21.96亿和21.84亿毫无后顾之忧?
然而成功并非说说那么简单,故事跳转到创业之初,像所有公司创业一样,刘虎军也曾遇到过困难挫折,面对LED工厂亏本2000千万,毅然砍掉传统的销售团队,采用互联网竞价排名模式,让企业扭亏为盈。
丁彦辉和创业者们也经历了无数的煎熬。20平方米的小屋子,一部旧电话和一台传真机,还有几个缺胳膊少腿的桌子和椅子,组成了办公室……
路人甲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摆脱路人,成为业界翘楚的故事却不断在上演。
时代缩影:创客男女
90年代的创客故事在21世纪继续蔓延。
这个时候的创业不仅仅是南下,而是祖国遍地开花。2006年,21岁的王强毕业后,进入一家节能灯企业。房地产的兴盛带动节能灯销量,待下去是高振无忧,创业则是万绪千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7年的市场考察和经验积累,2013年,王强拍案而起,决定自己创业。
带着热情在LED激烈的竞争中溯流而上,科班生都未必能应付过来,英语专业毕业的王强,开始“招贤纳士”,真真是一个有想法,敢做敢闯的时代。有志之士从全国各地闻讯而来,虽然只有一间工作室,却成为王强“们”追梦的起点。
同年,同样的故事发生在安徽女生秦廷廷身上,她从北京信息管理学院毕业两载便以雷厉风行的速度,借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2万元信用贷款,创业起航。注册阜阳光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雇佣10余人,开始组装生产个性化的节能灯具。
胆大心细的80后,在创业的初期,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王强的**单生意,为瑞士西门子生产的100万产品到货后,发现无法与西门子控制系统匹配。免费为对方又生产了一批,不赚反赔;秦廷廷乘公交跑业务,遭受白眼……
准备奇迹的过程足够漫长,见证奇迹的时刻才不慌张。
现今30岁的他,是威海三企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也将LED灯管卖到了欧洲,而她已在全国多地拥有自己的代理商。
然而,是王者 “野心”便不止于此。一个致力于创造性地把窗帘和灯具连在一起,根据太阳光亮度控制灯光亮度和窗帘开闭,打造出下一个庞大的“懒人”消费市场;一个研发光控灭虫灯,植物生长灯,LED摄影棚柔光灯,将今年的销售目标向600万元迈进。
他们,也终于从那个不为人知的路人甲,变成了让人歆羡的“老板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