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背景下的“销售难”不仅出现在终端建材卖场,即便是被称为“炒货天堂”的沙岗陶瓷批发市场也概莫能外。如今,这个扬名中外,曾经“整天车山人海,交通拥堵”的低端产品集散地,也进入了漫长的冬天模式。
萧条的沙岗图景
落日余晖从低矮的平房穿越而过,橘黄的光线照射在摆满样砖的墙壁上。这是5月18日下午17时40分,佛山沙岗陶瓷仓储物流中心A区,阿全(化名)百无聊赖地坐在店里的办公桌前,独自玩起手机。
从逼仄的店里向外望去,是沙岗市场狭窄而破裂的路面,以及各式瓷砖批发商铺。几辆汽车横七竖八地停泊在店门前,空荡的路面人流如稀。
高峰时期,这里每天都被川流不息的货车堵得严严实实,根本都看不到马路对面的商铺,甚至连行人想穿过去都很困难。但现在,一整天下来,市场里看不到几个人影。
“生意太淡了。”阿全叹气说,从去年6月份开始,市场就瞬间冷清了许多,有时候一连几天都接不到一单生意。
位于佛山石湾镇街道办事处镇中路及魁奇西路一侧的沙岗陶瓷商圈,是扬名海外的陶瓷批发市场,鼎盛时期汇聚了5000余个陶瓷卫浴商铺,上万个品牌。在这个看起来并不“高大上”的陶瓷集散地,多个陶瓷市场和仓储物流中心紧密相连,并被不规则地分割为成千上万个商铺店面。
这里常年车水马龙,货如轮转,汇聚了来自湖南、湖北、安徽、广西、福建、江西、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的大货车鱼贯而入,各式三轮车、摩托车点缀其中,人群里不时有操着不同方言的商家和买家穿梭其中,鸣笛声、吆喝声,让这里看起来像个全国性的集贸市场。
马路主干道两旁的临街商铺作为市场的“脸面”,被装扮得豪华靓丽,但深入市场内部则是另一番破败景象。如阿全这样的个体户经营的店铺,是沙岗**普遍的经营模式——十几平方米的空间,摆上一些样砖,以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个计算器,就成了门面。门头上,挂着眼花缭乱的广告牌,上面打着店名及经营的产品种类。
店主们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每个人背后,可能就是一个品牌或者一家工厂。阿全的名片正面印着XX陶瓷经营部,主营抛光、全抛釉、微晶石等产品信息,背面则印着他在农行、工行、建行的开户账号,以及所经营产品的规格。
这里几乎还保持着**原始和传统的展示方式,没有任何的形象展示和空间展示,一片片精美的瓷砖被随意摆放在店内的任何一个角落,甚至是直接“扔”在店门口的马路上。
业内人士将这种经营方式称为“夫妻档”——通常男人在外奔波洽谈生意,寻找低价及合适的花色及货源,女人则留守在店里照料生意。
过去的十多年里,这个靠倒卖一级品,赚取中间差价的“炒货天堂”,缔造了各种热销与疯狂的财富神话,但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瓷砖产能的进一步增长,以及市场行情的萧条,沙岗的光环开始逐渐褪去。
商户称三月份亏本经营
韩杰(化名)很讨厌现在的日子,“除了发传单的,一天没几个人上门。”这个中年男人在沙岗做了三年陶瓷批发生意,如今是他**“闲”的日子。
三年前,韩杰受朋友之托来到沙岗帮忙照看生意,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并进入陶瓷行业。彼时沙岗的瓷砖销售虽然大不如前,但也算红火,后来熟悉了全部操作流程的韩杰看到做这个大有赚头,于是另起炉灶,2013年初在沙岗拿下十几平方米的店面,开始经营销售全抛釉,每年租金6万余元。
韩杰有些失落地对记者回顾说,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生意还好好的,一个月能卖到六七十万元的货,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行情急转而下,销量平均每个月仅有40万元左右,至少下滑了三分之一,而且利润也大幅压缩,以前卖一单货的利润是10%~12%,而现在只有7%左右,缩水了三分之一。
2015年开年,情况变得更加糟糕。韩杰仔细算了算,三月份店里仅卖出二十万的货,利润在8%左右。“这样肯定是亏本的。”他摇了摇头,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店面租金每月5000多元,仓库租金每月要六七千,加上水电费、搬运费,以及汽车的油费等,每月各种经营成本至少在2万元左右,以此来看,已入不敷出。
造成这种局面,韩杰认为除了市场原因,也有自己经验、渠道与资源不足的问题。“沙岗也有做得大的档口,每月销量在两三百万元”。
阿全的店面距离韩杰不到50米,情况也差不多。“今年生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阿全统计销量的依据是看搬运费,“搬运单价没变,但总的搬运费却少了三分之一,这就说明出货量和进货量少了三分之一。”
事实上,不惟阿全和韩杰销售遇阻,本报记者随机走访了沙岗市场的多个陶瓷销售档口,商户均称,“销量下滑明显,形势大不如前”。
如果说,韩杰和阿全是因为档口位置“太偏”而影响了生意,但记者采访获悉,即便是一些临街的大型商铺,销售状况亦未能独善其身。
连接佛山和平路和佛山大道的镇中路从沙岗市场穿越而过,记者在镇中路北侧醒目位置找到了老朱(化名)的临街店铺,比起韩杰和阿全的小档口,老朱的店面显然要“奢华”许多——近两百平方米的超大面积以及被精心装饰的门头,让这个低价销售广东某**品牌一级品的店面在沙岗显得有些另类。
“从去年开始,整个市场就像放假了一样。”面对记者的采访,老朱有些沮丧地说,生意至少不见了30%,有时候甚至一天都卖不到一单。
老朱1992年进入陶瓷行业,在沙岗沉淀、打拼多年,可谓沙岗陶瓷人的“老前辈”,如今拥有较大的生意规模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对于过去的光辉岁月,他仍然记忆犹新,“以前生意好的时候,店里每天都能成交好几单,成交额达上万元,但现在一个星期也才卖两三单,每单成交额仅为一千来块。”
“如果不是靠固定的批发客户撑着,我们会很难维持。”老朱说,他的店面租金每平方米是90多元,加上其它费用,每个月的成本要好几万元,这样的销量肯定是亏损的。“当初拿下这个店面,只是作为产品销售的形象窗口,如果这个窗口一直延续现状,我们索性就不要了,退回到仓库去。”
“比优等品还贵”
【关注微信公众号“九正陶瓷网”;关注有**,扫码阅读《好瓷砖为什么这么贵?用图片告诉你真相》的精彩内容!九正陶瓷网交流群:80123558】
由于生意火爆,沙岗通常一铺难求,但现在这种局面正在悄悄发生改变。“一些位置偏僻的店面正在寻求转让。” 韩杰拿出厚厚一沓白纸红字的“店铺转让”传单,足有十余张,向记者展示着,“这些都是今天收到的”。
在这些传单信息中,韩杰看中一间大小在30平方米上下的店面,一年的租金只要7万元,租金、地段都和现在的相差无几,但面积整整大了一倍,“我已经把它盘下来了,准备这两天就搬过去。”韩杰说,这是他三年来**次“搬家”。
沙岗的商户们至今仍对2014年六七月份的市场陡变印象深刻,产品销量瞬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姿态下滑,当时广东地区很多库存压力较大的生产厂家开始大量低价抛售优等品,这让手中掌握海量一级品的沙岗商户们措手不及。
“一个月内,600×600mm的抛光砖优等品每片就从8.4元降到了7元。”有人评价当时的情形说,“这简直就是玩命似的价格大跳水。”
韩杰告诉记者,沙岗是周边陶瓷厂家一级品集散地,广东地区几乎80%的一级品都流向了这里,加之或多或少再卖些优等品,沙岗地区每年处理的瓷砖产量是惊人的。“一般陶瓷优等品与一级品的比例是9:1,有些差的可能还不到,依此计算,广东省每年的瓷砖产量中,至少有超过10%是沙岗消耗的。”
沙岗火热的市场销售为什么会突然降温?老朱将原因归咎于,一些低端生产厂家因库存压力较大而突然进行的降价,“就拿800×800mm的全抛釉来说,很多小厂的优等品每片仅卖19元,而我们的一级品就卖26元,这样的价格悬殊,拿什么和人家竞争。”老朱有些愤愤不平,“这些低端厂家肯定是以牺牲环境和品质来降低生产成本,否则也不能将产品做得这么廉价。”
韩杰也认同老朱的说法,无论是一级品还是优等品,二者的刚性生产成本相同,过去二者的价格(800×800mm全抛釉)每片相差十几块钱,但在过去两年,厂家优等品大幅降价,如今与一级品的价格已十分接近。这让沙岗曾经的低价优势微乎甚微。
事实上,问题还远没有这么简单,在瓷砖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销量萎缩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的整体萧条,在此背景下,沙岗的零售、批发及工程模式都受到了较大冲击。除此之外,有人认为,佛山市政府关于“货车限行,三轮车禁行”的政策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沙岗陶瓷的销售与流通。
还有人说,如今陶瓷厂及建材市场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买家可以就近选购廉价的瓷砖产品,尽管“全国**瓷砖批发市场”仍是沙岗耀眼的名片,但毫无疑问的是,沙岗的辐射能力已大幅减弱,销售半径大量收窄。
“接下来的生意,只能靠运气”
“做批发不是长久之计。” 在如今艰难的形势下,韩杰也考虑过转型,很多时候,这个正值事业上升期的中年男人假设了自己的多种发展路径。
其一是继续等待市场的好转,他的理由是,市场容量仍广阔存在,沙岗一些做得成功的档口,每月的销量值能达到两三百万元以上,只要销量能够上去,在薄利多销的经营法则下,依然存在盈利空间。
不过,现实情况却正好与此相反。为了扩大销量,在搬进新的档口后,韩杰计划丰富产品结构,新增仿古砖品类,由过去专业收购、销售全抛釉,调整为多品类产品的混合经营。
第二种是开拓电商渠道,在看到沙岗有湖南籍商家成功试水电商模式,并初尝到甜头后,韩杰也想依葫芦画瓢,但想了又想,韩杰又将这条路给否决了,“年纪大了,怕很多思想会跟不上。”
“我还想过自己做品牌,找几个合伙人,拿下展厅做贴牌。”韩杰坦言,在华夏陶瓷城,有几个老乡就是依靠这种模式慢慢积累和做大做强的,“我也想朝这方面转型,但现阶段的人脉、经验以及资金等多方条件还不成熟。”
比起韩杰,老朱的转型则要艰难和复杂得多。他说,自己做了二十余年的陶瓷,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和资源,转型就意味着,可能要放弃过去的所有,从零开始。
“况且,还有那么多工人,我如果不做了,他们怎么安置。”老朱告诉记者,虽然过去的一年里,各种经营成本都在攀升,生意也大幅下滑,但是不到万不得已,自己不会放弃沙岗、放弃陶瓷。
“对于接下来的生意,只能靠运气了。”老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