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后两千亿时代 软装主打设计牌

来源:中华建筑报 发布日期:2015-04-20 09:16:13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全国软装行业年消费量超2000亿元,2000年以来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文学透露的这一组数据更加佐证了这一趋势。

近几年,我国软装行业发展迅速,全国各地呈现出一股发展热潮,各个地区的软装综合市场不断涌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开始显现。

全国软装行业年消费量超2000亿元,2000年以来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文学透露的这一组数据更加佐证了这一趋势。

行业年均增速逾30%

4月9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举办的中国软装行业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统计,中国软装饰的年消费能力高达2000亿—3000亿元;中国家居饰品产业经济增长速度是GDP增长速度的4倍以上,从2000年至今,全国家居饰品消费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

对于这样的增长幅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李国强认为,这是行业顺应经济发展大势的必然结果。他说:“自2011年以来,GDP的增长带动了人们对生活品质更高的追求,而软装饰行业正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存在并发展的。”

他认为,随着我国人均居住面积的改善,各类工艺品、欣赏品已经成为家庭装饰的必需品;同时,“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这都为软装行业未来的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

王文学在此间举办的“中国家居饰品趋势暨可立特模式创新研讨会”上也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众对于提高居住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将推动国内软装饰行业的蓬勃发展。

当前,随着整体软装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还出现了很多的整体软装馆,软装一体化成为发展趋势。目前,一线城市对家居饰品的需求量巨大,而随着国家城镇化的发展,这种趋势还将向向二、三线及至四线城市进一步延伸。

初级阶段亟须标准铺路

尽管作为长期向好的行业,软装未来的发展似乎不用发愁;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家居软装行业当前仍处在初级阶段,行业内问题诸多。进一步加强家居软装行业的疏导与强化,对于提高民族品牌的影响力,实现家居软装设计的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拉动内需,吸收高智能人才就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软装生产商、经销商也在不断增加自己的经营产品品类。与此同时,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催生了无度垦荒的企业乱象,产品以次充好、创意抄袭、以假乱真、恶性竞争等行业无序现象层出不穷。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意识到,家居饰品行业要健康发展,就需要更多有品牌信誉的企业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王文学说,中国家居饰品消费量2014年虽已超过1.3万亿元,但业内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或法规来指导发展。因此,中国软装行业需要清晰定位,当务之急便是出台行业标准及相关法规,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此外,随着欧美更多先进同行进入中国市场、分割蛋糕,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破解这一危机,与会专家认为,除了建立相关标准外,软装企业还需突破创新缺乏的瓶颈,早日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软装发展需打好设计牌

“软装是一个艺术创作工程。”李国强介绍道,“参与的软装设计师或家饰顾问,不仅需知晓设计陈列、色彩、灯光、风水、软装元素等各方面的运用,还需了解时尚元素、流行趋势、消费者心理等。但目前国内从事家饰的专业公司和设计师比较少,且规模远未达到一站式采购与服务综合提供商的水平。”

软装行业于上世纪在中国兴起,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开始流行。自从国内的软装市场开启以来,相关企业以及设计师均试图摸索着软装的真谛,用各种办法设计独特、新颖的作品及客户解决方案。

“信息量少,产品品味低是目前软装行业的一大**现实问题。”李国强表示,“软装行业前景是十分乐观的,但要在保持行业**位置就有点难度了。另外,家居软装行业对设计师的艺术修养要求很高。好的软装饰品,不光需要美观,还要求具备一定的艺术内涵。”

李国强分析称,软装饰的重点是在装饰上,这要求设计师具备一定的艺术内涵。但目前国内软装设计师大多是从家装硬装设计转行过来的,艺术修养及生活阅历的欠缺决定了装修效果的差强人意。

面对缺乏专业设计师这个硬伤,王文学表示:“面对与世界**企业的差距,我国应与时俱进,推动中国软装这个巨大行业的变革,实施高端人才培育工程,推动行业不断升级。”

李国强也认为,系统化的规范以及引导中国的软装行业与市场,建立相对有效的供需平台,打造培养中国软装人才,是亟待挖掘的行业领域,也是中国软装行业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