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地铁、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交通设施迅速发展,大量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以下统称电梯)服务于公共交通领域,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在电梯为我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电梯的安全性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近几年,全国各地的电梯频频发生事故,电梯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日常关注的一个重点。
就我国电梯行业中出现的种种安全问题来看,电梯行业亟需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需要专门针对电梯行业的法律条文,以此来监督管理电梯安全,把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到**低。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方法,只有一部《中华人名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该条例中提到了“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也就是说,电梯只是被当作特种设备受到安全监管,其中并没有针对电梯的生产制造、安全维护等工作提出具体的监管办法。各地政府也只是根据国家出台的法律制定一些地方性电梯管理法规。但是,由于电梯行业发展迅速,许多监管措施已不符合现在的行业发展趋势。
在监管措施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电梯行业自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
一、生产环节质量控制不严,采购环节极力压低价格。目前,电梯行业存在恶性价格竞争,产能过剩。一些厂商出了所谓“经济型”电梯,这些经济型电梯与正常的电梯相比,有些功能被减掉。一些功能被简化,价格下来了,隐患也必然增加了。
二、维保环节敷衍了事走过场。我们了解到,现在很多电梯的业主都通过第三方维保商对电梯进行维保,目的就是为了节省成本。如果是厂家维保,一部电梯一年的维保费用为7000元左右,高的达到1万元,而第三方维保商却能将其压缩到3000元左右。
三、标准针对性不强。广东省电梯技术学会负责人认为,我国电梯产品制造参照的是欧盟标准,但欧洲的电梯使用频率、客流量和中国有很大差距,造成现行标准难以适应中国国情。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监管力度不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电梯行业的自律不够严格。很多电梯生产、维护企业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再加上安全意识淡薄,对电梯的安全性不够关注。因此,有必要在政府监管之外,加强行业自律,各大电梯生产企业、相关管理部门、社会各界行动起来,合力同心,制定行业自律标准,并着力执行,共同提升电梯行业的安全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