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像万科这样,从2009年就宣称要“取消毛坯房”的地产大鳄,在这5年的历程中,也不断发生反复。“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为了加快去化率,缩短开发流程,开发商更倾向于做毛坯,很容易理解。
而另外一重考量因素则是因为精装修房总价会比毛坯高,在政府限价的情况下,为了取得预售许可证,改成毛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位不愿具名的地产企业产品研发负责人表示。
但他同时指出,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也有可能出现毛坯改精装的情况。“现在开发商拿地成本都非常高,如果政府要限价,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太小,为了能提高价格,也有可能改成精装房。所以,开发商做不做精装房,很多时候不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意愿,而是与市场的状况、消费者的接受度密切相关。”
做与不做虽然是目前摆在地产商面前的一道选择题,但是所有的地产商都已经意识到,精装修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怎样去实施精装修,则成为地产商们目前研究的一个课题。
精装3.0
五感纳得(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闫英俊在日本留学、工作多年后,刚刚回到国内创业。他的理想是将日本的设计理念、施工工法等与国内的实际相结合,为业主提供真正安全、舒适、契合其生活的“一生之宅”。
观察总结国内精装修住宅,尤其是高端楼盘发展的态势,他提出了“精装3.0”的概念。他认为,“精装1.0”讲究的是大和阔气,面积要大,装饰材料要华丽,看起来要有面子。而“精装2.0”则讲求品牌的堆砌,橱柜是意大利的,石材是南非的,等等。但“精装3.0”则倡导设计为生活服务。
“我们要为业主提供的不是一个房子,而是一个‘家’,要让他在里面生活得很舒适。从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在倡导个性,人们不再那么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关注这一点,对改变我们的设计理念,有很大的影响。”闫英俊说。
事实上,国内较为**的地产商已经通过研发和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万科地产提出的U8精装标准还是华远地产提出的9S精装体系,都提出从业主的感受出发,以为业主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为目标。
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管理总监刘书轶在接受调研采访时表示,华远对室内精装修的研究已经不仅仅着眼于功能,而是更深入到细节。
他介绍,华远的9S精装体系中,包括了室内的6大功能体系:玄关体系、厅房体系、厨房体系、卫浴体系、家政体系和收纳体系。以厨房体系为例,体现在细节上,华远的精装采用了单体洗菜盆,原因是单管进出水避免了双管进出水易堵的弊端,而且在刷锅洗碗时盛放更合理。
由内而外的设计
在此次调研中,记者发现,开发商对精装修在理解上还存在巨大差异。
一部分已经提供过精装房产品的开发商认为,精装修只不过是在毛坯的基础上增加装修的工序。但对于在精装研究和实践上较为**的地产商而言,精装和家装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设计流程、施工节点、部品采购的思路等,都不一样。
闫英俊介绍,在日本的项目开发中,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是一体的,而国内则分得很细。
“在日本、美国,建筑设计师是完成户型的,室内设计师更应该叫软装设计师,比如他们会负责进行室内颜色的搭配。但是在中国,本应建筑设计师完成的一些工作甩给了内装设计师,而内装设计师又很难影响到建筑设计端。这是中国的毛坯房市场长期发展的一个弊病。”他说。
对此,当代置业执行董事、首席知识官兼总工程师陈音深有同感。他提到,现在很多室内设计师介入精装修的**件事情是对户型做优化,这其实说明建筑设计师没有对套型设计和业主的居家生活做深入研究。
而对于这种现状,提供精装修产品的地产商普遍做法是,让室内设计充分前置。比如华远地产、亿城集团的经验都是在建筑设计之初,甚至是在拿地、策划、规划的阶段,室内设计师就要介入,并且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同步进行,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同时完成户型优化、部品嵌入等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方面:一是避免在建筑施工完成后,室内施工介入时才发觉一些设计上不合理的地方。二是更能保证业主入住后的舒适感。比如,在建筑设计时就考虑到收纳空间的设置,考虑空调机位安放的位置和窗户闭合的方向,就能极大地避免业主生活上的不便。”刘书轶介绍。
产业化实施路径
博洛尼精装研究院一直在针对“何为好房子”这样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该研究院院长徐勇刚表示,好房子应该是基础设计、功能设计和概念设计的**结合,其中“基础设计”是**基本,也是必须满足的条件,即房子必须安全可靠。
事实上,精装修房的质量问题,是其饱受诟病的一点。而精装房质量把控的难点,也成为很多开发商不愿意去实施的原因。
“质量把控真没有捷径,只能从失败中积累经验,进行精细化管理,招标采购等也只能要求、监控得更精细。不过我们也在关注工厂化生产的手段,在大量减少人工作业的条件下,才谈得上品质的稳定性。”陈音表示。
谈及住宅产业化,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微博)卫称,显然,在大批量建筑开发的过程中,惟有产业化的方式才能保证质量。但他也同时提到,产业化包括两部分,一是主体,这部分国内这两年推进得很迅猛,但是国内在产业化内装方面的重视程度和认识还很不够,必须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