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柜行业正面临整合,行业洗牌加剧,大企业力求洗牌过后成为行业**,小企业希望在夹缝中谋求生存与壮大。那么在这条发展路上,大小企业应该剔除哪些绊脚石?又不应该犯下哪几种“罪”呢?
一、“悲伤”——成本“升升不息” 且行且珍惜
近年来橱柜成本可谓是“升升不息”,但是对于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涨价,就是我的工资没有涨价”的消费者,橱柜企业也不能轻易“涨价”,这致使橱柜企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面对这一境况,除了较为普遍的压缩成本之外,各大企业在增加销量上也有自己的应对政策。这大大小小的团购会,是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或多或少都有参与的活动。
请明星代言的也有不少,蒋雯丽代言的欧派橱柜,朗朗代言的箭牌橱柜,林依轮代言的金牌橱柜,金喜善代言的韩丽橱柜......这一溜的明星,可见橱柜的圈子里“明星大腕”也不少。再说说冠名综艺节目这一大招,不说别的,“中国好声音”近年来不可谓不火爆,小伙伴们可知,我乐橱柜也是赞助商之一。
面对“悲伤”这一宗罪,各家只能说是且看且前行,且行且珍惜。
二、“贪食”——橱柜与厨电结合 艰难但必然
橱柜和厨电一贯密不可分,随着“整体厨房”“厨房一体化”的持续升温,橱柜和厨电互通有无,各个大牌企业亦“贪食”自己的兄弟行业。就以几大巨头来说,老板电器有其子公司——安泊橱柜,方太有其橱柜品牌——方太柏橱,欧派亦是从1994年就提出了整体厨房,涉及厨电行业。
可是“整体厨房”进行了这么多年还是困难重重。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唐建荣曾表示标准缺失“一体化”进程的一大阻碍,而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现实操作性,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改良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行业发展特点,只有制定了规范的标准,企业才有据可依。
此外国内很多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是一大阻碍。国内许多消费者还是保持着“货比三家”的传统观念,更倾向于单独购买橱柜和厨房电器,因此,如何改变旧有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是摆在厨电一道难题。
三、“色欲”——消费者”眼高于顶“ 设计求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用不再是消费者挑选橱柜的**标准。消费者对于家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大多数消费者都成为了“好色之徒”,对于橱柜设计开始诸多挑剔。
所谓消费者就是上帝,上有政策,下也有对策,各大企业纷纷开始打设计师牌,聘请了国内外各大设计师。设计带来的差异,口说无凭,上几张对比图,大家可以自行体会。
四、“傲慢”——选择目标市场“傲慢”使不得 要选准目标
现在关于市场定位,众说纷坛,有人说“不要急着开拓二三线市场,先稳定一线经销商”,也有人说“要占**机,先抢占二三线市场”。
关于这两个说法,其实是“因人而异”。志邦橱柜副总经理陈昊认为,关于把重心放在哪个市场完全由企业的目标人群以及市场定位而定。如果走的是高端定位,那肯定要维护好一线市场,把重心放在二三线城市,如果走低端,那主要的市场肯定是在四五线城市。
所以“傲慢”一路走到黑,或是人云亦云要不得,还是要看清自己的市场定位,定好目标人群之后“谋定而后动”。
五、“懒惰”——口碑是硬道理 创新亦是王道
早在古代,还没有橱柜,我们有的只是各种厨房工具,橱柜**早是由日本可丽娜橱柜株式会社----井上胜兴,提出的概念:是现代整体厨房中各种厨房用具与厨房家电的物理载体和厨房设计思想的艺术载体,所以她是现代整体厨房的主体。发展至今,橱柜已经是提到厨房不得不提到的一个行业,由此可见,机遇随创新而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于风高浪急、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来说,橱柜行业在整合,企业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许多墨守陈规的橱柜企业昙花一现,倒在了时代的道路上只是时间问题。只有不断创新,跟得上时代步伐,跟得上消费者需求才能长久发展。
“懒惰”并不可取,只有保持锐意,前进路上才能锐不可当。
六、“妒忌”——“妒忌”其他行业上市不可取 IPO上市仍需慎
7月4日,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止审查和终止审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已受理且预先披露**企业共637家,含已过会企业40家以及8家正常审核企业,其余589家均被列入“中止审查”名单,另有129家企业已经被“终止审查”。
让家居业颇为尴尬的是,在被列入“中止审查”名单的589家企业中,囊括了所有泛家居行业的企业,分别是永艺家具、好莱客、松发陶瓷、曲美家具、红星美凯龙、欧普照明、亚振家具、顾家家居、恒康家居、富森美、瑞尔特卫浴、多喜爱家纺、帝王洁具、南兴家具装备制造。
由此看来,家居企业上市还是需要谨慎,尽管上市后,橱柜企业能获得大量以保证其品牌推广、渠道建设以及转型所需的现金,但是股市低迷、房地产低迷的现今阶段,橱柜企业上市也还有很多不确定性,这还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