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洋品牌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开始愈来愈旺盛,细数现今的家居卖场,洋品牌似乎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诸多消费者一惯的认为洋产品就是品质质量的象征,但是事实上,洋品牌也会出现质量漏洞。
洋品牌“很美” 质量亦需靠谱
这些年,一些“看上去很美”的国际**品牌,一看到“中国”两字就频繁变脸,干出一些肮脏的勾当:贩卖劣质品、使用过期肉、内外两标准、曝光不认账……这些洋品牌在中国公然造假,底气何在?
**,国人对洋品牌有着特殊的“厚爱”。不少人认为进口商品就是优于国货,盲目“迷信”洋品牌;其次,相关部门“重名气轻监管”的行为导致洋品牌有恃无恐。“**”、“免税”等优惠政策,使得一些洋地板品牌的生产、监督等几乎到了只依靠企业“自律”的地步。
再次,质量监管流于形式。试问一个曾被评为优秀的地板企业,为何仅在媒体的监督中就被曝出如此严重的问题呢?**后,政府职能部门的失职、相关法律法规和外部监管环境的欠缺,出事企业不会受到“致命”惩罚,都让洋品牌敢于“耍大牌”。
洋品牌亦杜绝特殊待遇 需同样受检
不管是否是国际**的大企业,任何品牌只要来到中国,就应该和国内产品一样接受监督,不能因其名气大,就疏于管理。监管部门要摒弃“崇洋”心理,杜绝洋劣质产品的出现,建立起良好有序的监管环境。同时,相关法律法规、市场监管、举报维权等都应不断升级,逼迫地板企业不断提高标准,完善流程。而国内消费者,也应在此类问题上不盲目轻信,以真正“上帝”的姿态获得尊重。
福喜事件是导火索,不断发酵的是对监管流程和洋品牌的质疑。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国外企业带进来先进的经验,而不是把中国当成洋劣质产品的垃圾桶。
【微信公众号“九正地板网”,关注有礼,扫码送百万商机!九正地板网交流群:106481242】
❤❤亲!想了解本月地板专题吗?相关内容请点击:地板质检不合格,究竟谁在拖后腿?